欢迎光临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数字博物馆

竹马(左权县五里堠) 省级

左权县五里堠竹马,是一门介于民间音乐与民间艺术之间的独家独门艺术,历史久远,代代相传,兴盛于新中国,发展于改革开放。左权五里侯竹马与左权民歌、左权小花戏有异曲同工之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风土民情味儿特浓。竹马的表演配有专门的曲调,曲调委婉动听,节奏明快活泼,旋律流畅,朗朗上口。
  • 分类:传统舞蹈
  • 地区:左权县
  • 批准时间:2012
  • 遗产编号:III-24
历史渊源

竹马起源于何时无从考究,有两种传说:

一说很久以前,村后土堡住着一户膝下无子女的老俩口,养一匹白色雌马,以耕田为生,清贫困苦,无人照应。一日,忽见马厩内亮光闪闪,老人急忙查看,却是母马生下一匹小马,全身发光,遍体通红,甚通人性。养过数月竟能助耕鞑驼。谁知好景不长,忽一日,天空红光一道直射马厩而来,小马腾空而去,老两口悲痛万分,却不料原来小马是天庭贬下凡间的一匹龙驹,前来助民耕耘,了解下界疾苦,便有了开头所述。以后村里祥瑞不断、风调雨顺、村民安居乐业。为了纪念小马给村里带来的吉祥物丰,村民每年元宵节扎马灯庆贺,而后又将马灯改成用竹条扎成的竹马,上街参加“社火”表演,相传至今。

 另一说为古代战争期间县府为保障城池安全,在离城五里的一处制高点筑一土堡(土堡即称成堠)了解敌情,五里堠因而得名。据传土堡有军队驻守,驻军有马匹。每逢元宵佳节,驻军骑马与民同乐,“社火”更添光彩。战事消失,驻军撤走,没了马匹,像是少了什么。“社火”当显平淡,于是村民想起用竹条扎成竹马,系挂于人身替代真马跑社火,“社火”又热闹起来,每年如此,沿袭至今。

无论哪种说法,五里堠竹马确确实实是从很久很久以前传下来的,代代相传发展至今,已成为左权县不可或缺的一支文艺队伍,并在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百花园中绽放着绚丽夺目的光彩。

  • 非遗数字博物馆: 13903548655
  • 地址: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文华街199号
  • 邮编: 030619
Copyright © 云亭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5009101号-1 版权所有 ©晋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