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数字博物馆

武皇群锣 省级

武皇群锣的发祥地文水县南徐村人杰地灵,出过千古一帝武则天,南徐村距县城以北四公里,西靠吕梁山,东靠文峪河,307国道打村里通过直至省城,条件优美、得天独厚,武皇群锣就是在此环境中,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而创造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品位的民间艺术。武皇群锣的乐器是:云锣、筛锣(又称开道锣)、马锣、京锣、武锣、手锣、小锣70余面,故名叫群锣。同时还配有大鼓、大钗、小鼓、小钗以及旋子等民间乐器。武皇群锣,演奏时将大锣小锣、大小鼓、大小钗及旋子等乐器融为一体,队形、乐器声变化不断,美观好听。演奏人员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群锣队,一部分是锣鼓队,统称武皇群锣队,两队人员需分则分,需合则合,根据情况而定,表演风格充分展现了华夏文明的独特魅力,是我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步繁荣,实现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分类:传统音乐
  • 地区:文水县
  • 申报地区:文水县武皇群锣艺术团

  • 批准时间:2013
  • 遗产编号:Ⅱ—1
历史渊源

武皇群锣是流传在女皇武则天故里南徐村的民间文化艺术,相传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的起源和武则天有关,故称武皇群锣。民间传说,武则天当了皇后荣归故里期间,武则天和丈夫唐高宗回到南徐村,全村父老自然十分高兴。尤其是每逢听到皇帝皇后出入的鸣鼓开道声,心里更有说不出的喜悦,大家为村里出了武则天这个皇后而骄傲,为听到皇帝的开道锣声而荣幸,一致认为响亮的锣声就是吉祥的福音,是村里永享太平的象征。从此南徐村里传统的混秧歌乐器中增添了筛锣、马锣等民乐。武则天这次回归,免去了文水全县人民的税赋,决定了不用文水今后出兵。尤其对家乡南徐村更给了特殊照顾:一是国库出资给全村的贫苦人家购买土地和耕牛,实现了全村家家有其田有耕牛;二是从她个人的支配款中拿出部分银两救济村上的残疾人和患病者。武则天勤政爱民热爱家乡的举动,深深打动了全村的男女父老。大家便用各种形式感谢武后的大恩大德。其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家家购置的铜锣,男女成群结队手敲铜锣口念经,走入祠堂,进入寺院为武则天祷告,祝福接寿。后来武则天当了皇帝,据说南徐人还敲着锣打着鼓到长安参加了庆典活动,并受到女皇的接见。打那以后,人们对乐器中的各种锣都产生了兴趣,有了特殊的感情,也逐步形成了南徐村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同时人民一直不忘历史,把这种艺术和武则天紧紧连在—起,将村上的大小锣统称“武皇群锣”。

  上述故事真假,如今已无法考究。但是南徐出了武则天这个皇帝是事实,南徐有群锣艺术也是事实,这两点是其他村里无法相比的。

武皇群锣是分散的自发的民间艺术,到了明朝弘治年间,村上出了两个有本事的锣鼓艺人,一个叫马锣六儿,一个叫一枝花有儿。他们将南徐的铜锣进行了整合,明确了全村有云锣、筛锣、马锣、京锣、武锣、手锣、小锣等七个类别,以村组织起了专门的队伍,同时配上了大鼓、大钗、小鼓、小钗以及旋子等民乐。编制了乐谱主要有《喜庆回归》、《鸣锣感恩》、《祝福接寿》、《乐享太平》及《六子真言》和《七字经》等表演说唱词。

在漫长的岁月里,南徐因出了武则天而骄傲,大家一直不忘武则天的恩惠,一直把响亮的锣声作为吉祥的福音、太平喜庆的象征,昔日武皇故里人称“爬脖子槐树南徐村”村上有一老槐,千年之物,根出地面,盘踞如龙,树身弯曲低头,形如一面大锣,多少年代村里都把它当作最大的吉祥物,天赐的喜庆龙槐锣。村里的铜锣围绕龙槐代代相传。民国之前,武皇群锣一直处于兴旺时期。之后由于战乱,破除迷信及文化大革命等影响,武皇群锣停止了专门演奏。以混秧歌,秧歌剧团等形式活动在民间。

  • 非遗数字博物馆: 13903548655
  • 地址: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文华街199号
  • 邮编: 030619
Copyright © 云亭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5009101号-1 版权所有 ©晋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