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数字博物馆

清和元“头脑”传统制作技艺 省级

“清和元”头脑于明末清初(1632年)由傅山先山创制,是用黄芪、煨面、莲菜、羊肉、长山药、黄酒、酒糟、羊尾油配制而成的一种不稠不稀的汤,又称八珍汤,是一种滋补药膳。“清和元”头脑不仅蕴含着“药食同源”的饮食文化,而且也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忠孝”文化。2017年列山西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分类:传统技艺
  • 地区:山西省
  • 申报地区:山西省群众艺术馆

  • 批准时间:2017
  • 遗产编号:Ⅷ-129
“清和元”头脑于明末清初(1632年)由傅山先山创制,是用黄芪、煨面、莲菜、羊肉、长山药、黄酒、酒糟、羊尾油配制而成的一种不稠不稀的汤,又称八珍汤,是一种滋补药膳。“清和元”头脑不仅蕴含着“药食同源”的饮食文化,而且也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忠孝”文化。2017年列山西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明清时期,有一位反清排满的义士叫傅山,在太原三桥街路东“卫生堂药饵”的铺面当“坐堂先生”一天,家住三桥街南仓巷一带的老朵因身体欠佳前往就诊。傅山望闻问切后说道:“你没病,就是气血有点虚亏,我给你开上几样东西配起来坚持吃上一段,就会好转。”说着写下:肥羊肉一斤,长山药一斤,黄酒一盅,良姜两片,煨面半斤,莲藕半斤,黄芪半斤,配食腌韭菜。傅山得知老朵开着一个羊肉杂割摊,就嘱他早点起来,点上灯把以上食材做熟,开摊前吃上,一个月身体就会改观。

一个月后,老朵复来,精神比前次好了许多。他提出,可否把此配方作为一种早点,让更多人受益。傅山欣然应允,还说到:“这种配食是早年我给老母亲配制的。”老朵听说此配方大有来头,追问到:“傅先生,那您给这个早点起个名儿吧!”

傅山的思绪不由得被牵到很远。傅山是一位立志反清复明的义士。清兵入关后,他以匡复明室为己任,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青主”,用他的诗来解释,就是“愿为青山作主人”。他曾暗中联络各方义士,组织武装起义,但结果都失败了,不禁感慨“天不佑明”。失落的同时,是对母亲的愧疚。傅母陈氏自明亡以后,一直随傅山辗转迁移,全力支持儿子反清复明大业。看着日渐憔悴的母亲,傅山甚感不安,凭借自己掌握的医药知识,配制了“八珍益母汤”为母亲调理身体,使母亲享寿八十有四。

欣慰之余,傅山对满清入主中原、残害百姓无法释怀。于是决定将“八珍益母汤”改名为“头脑”,将老朵将要开的新铺面定名为“清和元”,这样跟老朵原来卖的“羊肉杂割”合起来,就成为“杂割清和元头脑”的反清思想的含蓄表达,同时也意在启示人们不忘国耻,等待新的反清时机的到来。傅山亲手题写了“清和元”牌匾。同时,傅山让人们天不明就点上灯笼来买“头脑”吃,也表达着自己“天不欲明人欲明”的坚强反清复明信念。后来,人们用“赶头脑”来形容天还没亮之前赶早去喝一碗头脑,使药膳充分发挥滋补功效,开启元气满满的新一天。

  • 非遗数字博物馆: 13903548655
  • 地址: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文华街199号
  • 邮编: 030619
Copyright © 云亭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5009101号-1 版权所有 ©晋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