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最早被视为珍宝,并有琉璃、呀夜、月光、珍玉等美丽的称谓。“琉璃”一词最早见于西汉时桓宽的《盐铁论》,其中提到“琉璃成为国之宝”。《广志》、《西京杂志》等古代文献中也有关于琉璃的记载。根据琉璃的历史及用途,琉璃应为“用于建筑屋面或局部装饰及艺术装饰的施有透明色釉的陶器制品,一般施以铅釉烧成。”
我国生产陶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商代,我们的祖先就制成了陶瓦,西周初期又创制出了板瓦、筒瓦、瓦钉等建筑陶器。陶瓦等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大进步,为瓦琉璃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汉代有用琉璃制作的工艺品、器皿与窗扉,如山东出土的东汉绿色琉璃釉陶楼;甘肃武威雷台墓内出土的一座五层楼院陶雕,全身施以翠绿色琉璃釉装饰。
古代琉璃技术的真正长足发展,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建筑除宫殿、园林、宅院外,又出现了新的建筑,佛教和道教建筑,琉璃主要用于屋檐装饰。公元五世纪北魏都城——平城(今大同)所建宫殿就使用琉璃瓦件装饰,这种珍贵的建筑材料仅用于鸥尾、勾头、滴水这些建筑物最重要的檐脊装饰,也仅有黄绿两种颜色。琉璃制品开始应用于建筑,这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
隋唐时期是古代建筑琉璃技术发展的成熟时期。“唐三彩”的发明,更丰富了琉璃瓦的色彩。“唐三彩”有绿、蓝、黄、茄紫、白色等多种颜色。“唐三彩”陶器不仅流行国内,而且远至海外。公元634年开始建造的大明宫(今西安)不仅屋顶全部使用琉璃瓦,而且还使用了表面雕有莲花的绿琉璃砖。
宋代是对唐代积累成果的应用阶段,琉璃瓦的烧造技术更趋完善。琉璃瓦的规格开始标准化,应用范围也明显扩大,出现了雕刻精细、色彩斑斓的琉璃贴面砖,并大量应用于建筑。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琉璃装饰建筑是河南开封佑国寺塔(又称铁塔),该塔所有墙、面、门窗、斗拱、腰檐以及各种飞龙、麒麟等纹样均为琉璃贴面砖。有人统计,全塔上下不同图案的形式有50多种,显示了高超的琉璃生产技术,是研究我国宋代玻璃及砖雕艺术的珍贵资料。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是当时建筑科学技术的一部百科全书,也是关于官式大型建筑的规范。该书第十五卷中对琉璃瓦的加工制作及配釉、挠制方法均有详细记述。这是我国最早详细系统地记载琉璃技术的书籍。这无疑对北宋及后世建筑琉璃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彩响。
宋、元时,在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省均有烧制琉璃制品的窑场。磁州窑不仅以其独特的铁锈花、黑白刻画装饰闻名于世,而且早在金代就有烧制琉璃制品的历史了。在观台窑窑址考古发现许多饰有黄绿琉璃釉的筒、板瓦、龙纹脊饰、狮子、摩揭等脊兽,还有天王、力士和带羽翼的各种菩萨等工艺品。造型生动、制作精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属金代产品。琉璃产品作为磁州窑的传统产品,很值得继承和发扬。
元、明、清三朝国都均设在北京。为了体现统治者至高无上的权利,兴建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来作为其政权巩固的象征。这就需要大量的琉璃瓦,仅靠从外省运送已供不应求,所以在北京建了许多琉璃窑场,生产规模也得到不断扩大。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琉璃窑是现北京琉璃制品厂的前身——西窑。
明、清两代琉璃瓦的生产,无论质量、数量、种类、规格都超过过去任何朝代。琉璃釉色种类也在“唐三彩的基础上,发展到翡翠绿、孔雀兰、葡萄紫、牙白等数十种之多。小到寸余的走兽,大到数吨重的龙吻都是做工精堪的琉璃工艺品。明清时,最有代表性的琉璃装饰建筑有:明十三陵、大同九龙壁(明)、北海九龙壁(清)、清东陵、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故宫等。
故宫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巍峨雄伟、气势磅礴,这与其合理地使用各种琉璃构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三大殿屋顶和重檐满饰黄色琉璃瓦,屋面正脊、垂脊以及围脊、岔脊均为琉璃构件,抬头望去,给人以巍然屹立、挺拔雄峻、富丽堂皇的景象。它构件齐全、型制科学、制作精美,凝聚了历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堪称是我国琉璃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关于琉璃瓦制造技术的古籍,除《营造法式》(北宋)外,在《汉韦》、《异物志》(三国)、《天工开物》(明)等书中也有记载 。
介休自古就有“琉璃之乡”的美誉,建筑琉璃艺术久负盛名,琉璃工艺源远流长。根据文献记载:唐贞元十一年(795)“发兴寺碑”碑文记载,有琉璃寺。因此介休在唐代的建筑中已使用琉璃,宋元时期文献记载较少,介休琉璃工艺仍然相当发达,明清时期是介休建筑琉璃发展的黄金时代,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琉璃系低温铅釉陶的习称,是一种常用于宫殿、陵寝、寺院、庙宇、宝塔等建筑的装饰材料。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琉璃在造型样式、装饰风格、工艺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琉璃建筑将中国传统陶瓷文化和建筑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建筑形式。
琉璃生产在山西省分布广泛,以太原、阳城、河津、介休等地为主。太原约在明代万历年间就已经开始生产琉璃,其后一直没有间断。当地烧制琉璃以苏姓家族最为著名。阳城烧造琉璃始于元代,至明清达于鼎盛。烧制地点起初在县城东关,后迁至后则腰村,其中以乔氏家族最为著名。河津琉璃的烧制也始于明代万历年间,主要集中在城西的东、西窑头村,吕姓为当地的琉璃世家。介休是山西烧造琉璃较早的地区,当地的唐代寺庙建筑中就已使用琉璃,至明代达到极盛,遗留下不少古迹。
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朝故都,大量的宫殿、园林、陵墓、佛塔、寺庙等建筑中都可见到琉璃。北京琉璃烧制始于辽代,门头沟区龙泉镇龙泉务村现有辽代窑场遗址。元代初期,官府在门头沟琉璃渠村设立琉璃窑场,称“官窑”或“西窑”。清代乾隆年间,门头沟官窑出现兴盛局面。琉璃渠村的琉璃烧造技艺系由山西省榆次县赵姓琉璃世家传入北京,窑场按清代工部规制烧造琉璃,这一规制一直被视为标准官式烧制法。一件琉璃制品一般要花费十多天时间,经过二十多道程序才能烧制完成。首先需选用钳子土,经过粉碎、筛选、淘洗、炼泥成型,晾干后入窑烧胎,俗称“素烧”。然后施以釉色,再入窑烧造,称为“彩烧”。
如今,随着传统建筑形式的衰微,琉璃的需求逐渐减少;又因琉璃煤窑烧制存在环保问题,加之产业萎缩、人员流失和制作技艺荒废等原因,琉璃烧制技艺这一传统工艺已濒临灭绝,急需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介休建筑琉璃工艺的发达可以从作品的跨地域分布现象成果中看出端倪。已有研究成果可知:平遥东泉镇百福寺山门有题记表明该建筑所使用的琉璃为介休匠师所烧制;灵石资寿寺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均有介休匠师的题记;据记载,文水县“马村洪福寺中殿,有成化元年(1465)介休琉璃匠题记的彩釉琉璃立脚牌、菩萨、狮瓶一套”。汾阳县关帝庙寝殿脊刹题记中提到了介休的琉璃匠师,前文所述“碗行规条碑”所记载“阳城黑货琉璃货”则表明,清光绪年间(1875—1908)介休洪山琉璃也一度输出到汾汩县阳城乡等地。此外,洪洞一带,发现了不少义常里(今义棠)乔姓题记的建筑琉璃。
见于记载的历代庞大匠师队伍是介休琉璃工艺发达的又一表现。已知介休籍琉璃匠师中,元代有张元(原)村张琳、张祥父子二人。
明代匠师颇多,计有22人,以侯、王、秦、乔四姓为主。侯、王两姓世居义常师屯北,主要有侯景中、侯士谦、王士虎等;秦姓世居张家里,主要有秦富、秦贵、秦荣、秦廷玺;乔姓则是明永乐年间自洪洞县公孙村乔家由大槐树迁来介休义常里的,主要有乔耐、乔智、乔志曼、乔石兰、乔志琮、乔志贵、乔公定、乔登、乔京、乔汝珍、乔天斟、乔天常、乔天恩,历明成化、嘉靖、万历诸朝传承不辍,可谓琉璃世家。清代匠师显著咸少,已知的仅有:景光、王树森二人;此外,清代题记中提及的部分未标明里籍的匠师,也可能是介休匠师,如“亭”等。
介休匠师除在本地及周围的平遥、文水、汾阳、灵石、洪洞等地区活动并留巨人量作品外,明代还有迁居外地者。他们将介休的建筑琉璃工艺带到新的居住地并继续发扬光大,为明清琉璃艺术的传播推广立下了汗马功劳。据目前掌握的资料,介休琉璃匠师迁居地主要是辽宁海城缸窑岭侯氏,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自介休贾村(属义常)移来。至清顺治元年(1644)始设琉璃窑承烧沈阳故宫大政殿,以及昭陵、福陵、永陵等各处琉璃,其窑业颇兴,世袭相传,至清中叶以后匠师竟达37人之多。璃,其窑业顺兴,世袭相传,至清中叶以后医师竟达7人之多。且“侯氏厂工与北平官窑赵氏通,有大工则互相挹注”,是清代琉璃匠师的骨干。此外,有证据表明,山东博颜神镇孙姓琉璃世家,也可能是由介休迁去的,明末清初时子弟孙廷铨在其所著《琉璃志》中详细介绍了颜神镇琉璃生产情况,包括配方、着色、品类等各个方面,并总结了琉璃生产的工艺技术,是有关琉璃的研究记载中难得的资料。
我国古代琉璃制作都是匠人世代相传或师徒相承,由于历史的局限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有关琉璃的烧制技术,尤其是釉色配方秘不外传。工匠中素有“父传子、子传孙,琉璃不传外姓人”和“传子不传女”的习惯,年代久远,技术难免失传。加上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这些技艺无人重视,难人经典,更给后代的研究带来困难。调查中发现,一些明代有名的琉璃产地后代竟默默无闻了。琉璃的釉色配方属于化学范畴,有关烧制中的化学变化和形成机理,工匠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父子相传,更容易造成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使他们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保持传统的做法。今天我们在研究明代琉璃制作工艺时,可以参考琉璃之乡一山西省主要琉璃产地,如太原马庄和阳城后则腰的世居匠人的技术和经验,结合古代文献的研究,并通过科学的取样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国古代建筑琉璃制作工艺见于宋代《营造法式》,它是李诫总结工匠的经验而编篡的,是我们研究古代琉璃的重要参考文献。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清代张涵锐《琉璃厂沿革考》等文中记述琉璃加工制作方法亦大体相同,但釉色配方多有出人。现将调查了解的山西传统琉璃工艺,结合文献,整理如下:
1.料
琉璃胎质为陶土,北方称之为“增子土”、“牙根石”、南方则称为“白土”。其主要成分为S1O2 AI203和少量的Fe203, CaO, Mg0等化合物。它的产地在全国分布很广,明代以当涂的白土山出产的白土质地最好,是皇家建筑琉璃的原料产地。从外观上看为灰白色,烧成后呈白色。其它产地的柑子土烧成后颜色有白、淡黄、棕红或褐色。色泽主要受铁钦氧化物的影响,Fe203和Ti02的含量高低决定了色泽的深浅。
2.釉料的加工和配制
琉璃的表面釉层属低温色釉,主要的化学成分由助熔剂、着色剂和石英三大部分组成。助熔剂为黄丹(PbO)或火硝(KN03)。着色剂有氧化铁(Fe203) ,氧化铜(Cu0) ,氧化钻(CoO)和二氧化锰(Mn02)等金属氧化物。石英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营造法式》称其为洛河石。常常根据需要的釉色来选定着色剂的种类。常见的釉色有黄、绿、兰、紫、白数种,白色不加着色剂,只用助熔剂和石英。
黄丹的加工,以铅为原料,放在火锅里,每次炒百十斤,直到变为粉末、颜色发黄。经石碾碾细,放入水中浸泡,溶人后,将上面的黄色汁液倒掉,等水分挥发完,即为黄丹。沉淀的渣滓干后可再行炒造.明正德《江宁县志》物产篇“颜料之品,黄丹,炒黑铅为末,三变为丹”即为此.黄丹有毒,熔点888℃ ,在高温加热下变为四氧化三铅(Pb304),俗名铅丹或红丹。
宋《营造法式》卷二十七中,炒造黄丹的主要原料为黑锡加少量的密驼僧、硫磺和盆硝。黑锡、黑铅都是铅的别名.《说文》中:“铅、青金也,古称铅为黑锡”。从明代南京聚宝山的琉璃釉层化验来看,其中含有大量锡(Sn),估计是原料中的铅含有锡的成分,而不是配制时另加进去的.密驼僧为铅的氧化物,我国古代常用它调人釉漆中作为催干剂。盆硝为硝酸钾(KN03),炒造的过程见于《法式》卷十五琉璃瓦等条,和后期差不多。
另一种助熔剂为火硝(KN03),又称硝石、钾硝石、土硝、盆硝等,是我国古代制造黑火药的原料。李约瑟博士在他的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论证我国的火药发明始于唐末,那时已有将木炭、硝石和硫磺混合起来的最初记载。其中引用了我国古代文献《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所收《金石簿五九数诀》:“消石,本出益州、羌、武都、陇西,今乌长国者良”文中还记载:唐代664年,西域康居国僧人往山西五台山朝圣,随行12名汉族僧人,行至山西泽州,发现硝石,经过试验,性质与乌长所产相同。以往山西省的传统琉璃工匠,都是自己去山中采集硝石。《天工开物》卷十五“消石”条有详细的制造方法。
着色剂中的氧化铜、氧化铁,是用铜或铁放在琉璃窑中锻烧,再经粉碎碾细或是收集铁匠锻打后落下的铁皮屑制成。亦有采用天然矿石的。例如储石是自然生成的赤铁矿,块状,易碎,含有大量的氧化铁成分。而紫石含有大量的二氧化锰,常用来作茄皮紫的着色剂。
传统釉料可分为生釉和熟釉(溶块釉)两种。生釉的助熔剂为黄丹,它的配制是用黄丹、着色剂和石英(都已加工碾细)几种原料按比例混合,用水调匀,直接涂于已经过素烧的陶胎表面,送人窑中烧制,形成黄、绿、蓝、白等色。熟釉的助熔剂为火硝,加入石英及少量的黄丹和氧化铜(或二氧化锰)后,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放在琉璃窑中锻烧,烧成后再进行石碾、过筛,进而配成釉料,涂刷于陶胎的表面,烧制后的釉色成为孔雀兰和茄皮紫。它一与生釉不同之处,除了成分外,又多了一次烧制加工的过程,这时对除去有害物质减少毒性,除去分解和挥发物,减少烧成收缩以及使釉色均匀饱满都有一定的作用。
根据阳城后则腰卫天铎老人、东关乔承先徒弟王永胜先生和太原马庄山头村苏杰老人的提供,山西传统琉璃釉色配方列表如下:
从表中看出,黄丹与石英的比例为2—2.3: 1,这和《营造法式》卷二十七的配方“每黄丹三斤,用铜末三两,洛河石末一斤”相比较,着色剂的配合比相同,而石英的含量偏大。
通过对明代南京聚宝山琉璃窑址采集的天蓝色琉璃釉色的光谱检验,其着色元素为铜,还有铅和锡,以及微量的翻、镁、锌、铝.这些微量元素对琉璃的釉色质量可能有影响。南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下载“琉璃出大食诸国,烧炼之法,其法用铅硝石膏烧成,大食则添人南鹏砂,故滋润不烈,最耐寒暑,宿水不坏,以此贵重于中国。”南鹏砂即硼砂。(本草)“蓬砂一名鹏沙,盆砂一作硼砂”,翻砂的成分为Na2 B407.lOH2O,在玻璃工业上用途广泛。
3.成型一与烧制
琉璃的原料柑子上“由山中凿挖以后,碾成细粉,再和泥成浆,以脚踏之,使其揉润粘合,捏成各式砖瓦形状,曝于烈日之下,使其中水分退净,再以细刀镌刻各种花样,复置阴凉处,然后始能人窑。”((清)张涵锐《琉璃厂沿革考)。山西的传统加工方法大体相同。
大件的吻兽,正脊上的花饰、人物、鬼怪都是手工捏制而成。成批的构件,如瓦当、滴水、筒瓦、板瓦等则用烧制的陶上模或木、竹筒模成型,花饰用翻刻的陶模印上。晾干后的陶胎放人窑中烧制,第一次不卜釉色,为素烧。燃料两种,北方烧煤,南方烧柴或芦柴。从点火、升温到停烧,这一全过程一般为2-3天,根据琉璃器的大小而定,大的器件烧制时间长,小件相应时间短。烧成温度控制在110()-1200℃之间,停火后,冷却1一天就可以出窑。《营造法式》卷十五“烧变次序”条“琉璃窑前一日装窑,次日下火,烧变三日开窑,火候冷至第五日出窑”与上述相吻合。
第二次烧制前,先进行上釉,即在经过素烧的胚胎表面涂釉。上釉的方法有浇釉和刷釉两种。暴露在外的部分全部上釉,底面和背部则不上。釉色上完,再次放人窑中,换用柴烧。因柴的燃烧温度低,工匠易于控制,烧成温度在800-900℃之间。从点火、升温到停烧,一般为24小左右.装窑不用匣钵,明代的几个官窑址未发现匣钵的残片。
烧窑需要的人工和燃料在《明会典》卷一九O有记载:“每一窑装二样板瓦坯二百八十个,计匠七工,用五尺围芦柴四十束;每一窑装色二百八十个,计匠六工,用五尺围芦柴三十束四分,用色三十二斤八两九钱三分二厘。南京的五尺围芦柴,一束有五、六十斤,两次烧成共用七十束多一点,大约共四千斤左右。此数字与天工开物所载‘每柴五千斤,烧瓦百片’出人甚大,看来会典上的数字似较可靠。”(《明代南京聚宝山琉璃窑》《文物》一九六O年二期)。
4.窑的型制
琉璃窑比普通砖瓦窑的尺寸和容积都要小。它的平面有圆形和方形两种,顶有拱券和弯窿,其排烟口不在顶部而在后壁的下方。顺墙壁有烟道直通顶部,因而它的烟囱也在后部,这样的排烟方式为倒拔回火式,工匠简称为倒烟窑。
据南京博物院1959年的调查,明初聚宝山琉璃窑的平面为圆形,直径约3m,内部顶高约3. 5m左右,分为窑门、火床、窑室和烟囱四个部分。烟囱在后部,为倒烟窑(图1)从安徽当涂县窑头和山东充州琉璃厂的明代窑址来看,平面相同,尺寸相当。宋代的琉璃烧制用“曝窑’,普通砖瓦用“大窑”。《法式》卷十五“垒造窑”中记载了曝窑的型制:“曝窑高一丈五尺四寸,径一丈二尺八寸,门高同大窑,广二尺四寸。”换算成公制高近Sm,直径约4m,门高1.88 x 0.77m,它的内部尺寸和容积比明代的官窑大一些。
从阳城后则腰和太原马庄山头的传统形式来看,北方山西的琉璃窑,其平面为方形,内部拱券顶或弯窿顶,拱券(即发券)的上部可做成平顶,穿窿顶的外形为馒头形。这种方形平面的窑尺寸较小,内径为2.5 x 2.5m,中央的高度拱券顶为2.5m,弯窿顶为3.5m。从结构上看,琉璃窑的内壁衬砌耐火砖有一砖厚,24-30cm,外面包砌一层普通砖,砌到2m高左右,为发拱券或叠涩砌弯窿,窑的外壁用土培实,起保温隔热作用。窑的后壁有烟囱,砌在壁内。山西民间窑有垂直烟道2-3个,吸烟洞口在底部,约30 x 15cm,烟道截面约20 x 20cm,直通窑顶。聚宝山窑的烟囱突出在窑的后部,烟囱下有一个完形的“余堂”。这种窑的排烟方式与普通大窑在顶部排烟不同,当火烧到内部窑顶时,火势下压,返烧到胚件上,最后从后壁下部的烟囱排出,因此温度均匀,火候也易掌握。其缺点是周期长、燃烧热效率低。
窑室前半部有火床.山西的琉璃窑火床为方形,每边0.8-1m,外边紧贴窑门,火床的底部低于窑室约60cm,和窑门底部平,下装有炉蓖,底部有火坑,低于窑的室外平面。坑底为斜坡,便于出灰,窑门的宽度为0.8m,高1.5m,便于进出搬运琉璃胚件。
胚件在窑室内烧制,隔排错置码空,便于火势的流通。在火床的三面(另一边靠窑门)码上几十厘米高的空花砖,以防止燃烧时火头直接烧到胚件上。
胚件全部装好,用砖或泥封闭窑门,中间留下加煤和看火的孔洞,点燃煤或柴,窑便开始工作.在加热的过程中,须注意温升不能过快、过高,以免造成色釉的流淌。素烧时胚件不要烧“老”,要略“生”一点(工匠的行话),这样在上色釉时,釉药可渗人胚胎的表面,使烧制后的釉层和底胚能较强地结合,明代的官窑中,上色匠人和风火匠人是分开的,有经验的琉璃工匠非常注意火候,稍不注意,就容易产生次品和废品。我们在明代官容中,如南京聚宝山、当涂窑头曾发现大量的残次品,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介休琉璃的工艺特点有别于北京官式琉璃的特点,有明显的地方化,民间化特色,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介休琉璃采用的不是定型化,规模化,批量生产的方式,而是单独创作,单独烧制的,创作机制和生产方式呈现地方化、民间化特征。介休琉璃与北京官式琉璃多按等级高低统一造型、题材、尺寸等做法完全不同,介休琉璃作品的类型多样,除了琉璃瓦、勾头水滴这种大量使用的构建以及对称位置外,在不同的建筑上找不到任何两件雷同的琉璃作品,即便是在同一建筑中,各建筑构建也是完全不同的或者存在造型和题材方面的差别。
第二,介休琉璃表现出了强烈的地方特色。其题材广泛,仙禽瑞兽,奇花异草等表现祥瑞的传统文化符号,还有宗教色彩的题材,如道教“八宝”,“暗八仙”,作为介休典型符号的绵山胜景,汾河汪洋的题材也在建筑琉璃作品中有表现,如三清观山门前的影壁脊刹,就塑造了“绵山胜景”,太宁寺山门前影壁正面影壁芯,表现的是绵山、汾河的题材。
第三,介休琉璃建筑作品具有明快的色彩格调,与故宫为代表的北京官式建筑琉璃多有不同。其一,介休琉璃作品较少使用单一的黄色,而是注重色彩的搭配,一般以黄、绿二色为主,或者一主一从,明代作品还特别注重孔雀蓝色的使用;其二,介休琉璃还注重与作品的造型和内容相结合,使色彩参与到作品的结构中去,从而使作品形象摆脱了平面化,加强了立体感;其三,有的作品局部采用晕染的手法,使造型更加准确、生动、逼真、传神。介休琉璃注重色彩搭配,不但屋面组织以剪边,铺方心等手法为主,单件琉璃作品设色也灵活多变,活泼自由,更多的体现了地方化、民间化的特征。
刘开宝耗费30多年人生历程(厂址迁建四次建设投资损失巨大),为了介休琉璃技艺传承发展,为了心中执着的信念,一直义无反顾的从事着传统琉璃制作、烧造技艺的研发与推广事业。
2009年11月16日注册介休市唐源古建琉璃制品有限公司,公司现座落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唐代九大名窑介休洪山窑所在地,洪山村西与石屯村交界处,采用传统手工琉璃制作工艺,生产小到猫头滴水大到九龙壁等各种标志性琉璃建筑,是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唯一 一家生产传统手工琉璃制品的企业。
2013年经过多次试验,刘开宝终于恢复了失传了几百年的孔雀蓝烧制技艺。同年,刘开宝制作的大型琉璃作品——四狮抬瓶(世世太平)亮相新落成的介休市博物馆广场。
历年来,唐源古建琉璃制品公司是晋中市文化创业扶持的重点项目单位。公司一直在大型艺术作品方面研发推广,在制作、烧造技艺方面不断创新追求艺术完美,项目主导“创新发展、重器成景的主流风格!
1.介休市唐源古建琉璃制品有限公司创建于2009年年,通过多年诚实守信和认真严谨的经营,是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唯一一家传统手工琉璃制品的企业。
2.2011年8月1日刊登于文化遗产网第一文化遗产门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2011年11期《文化月刊---遗产》刊登琉璃传承人的10幅作品流程图片 ,并且刊登在《文化月刊---遗产》的封面,对介休琉璃在全国范围宣传及保护的力度上升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3.2012年3月5日中共介休市委秘书处下发文件------召开成立申报“中国建筑琉璃艺术之乡”和“中国建筑琉璃文化研究基地”领导组和专家组的会议。
4.刘开宝借助长期积累下来丰富的琉璃烧造知识,从2013年开始,经过13个月潜心研究,完成了介休市博物馆标志性建筑---“世世太平”并破解失传近百年琉璃孔雀蓝釉的制作工艺。
5.2015年5月13日,我公司代表山西省参展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6.2015年9月9日,“四狮抬瓶”以镇馆之宝形象参展与山西省第二届文博会。荣获“山西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神工杯’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荣登黄河新闻与山西晚报)
7.2016年4月介休琉璃烧造技艺(介休唐源古建琉璃制品有限公司琉璃制作流程)荣登中央电视台《文明密码栏目》;视频: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文明密码》访琉璃大师,网址:http://tv.cctv.com/2016/04/11/VIDE2gSj5z3nDJk5mrESzB5D160411.shtml;2016年7月23日老窑瓷丹菲(王红贵)一行,中国古陶瓷遗存现状调查及古陶瓷烧造技艺传承教育研究--田野调研,到我公司考察调研合影留念;2016年8月5日大型人文纪录片三晋窑火在介休市唐源古建琉璃制品有限公司开机拍摄。
8.2017年5月刘开宝、李月玲、刘文婷参加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华东师范大学琉璃烧制技艺普及培训班。当年暑假时间刘文婷在父亲刘开宝的指导下,创作了微缩“世世太平”艺术作品,做为此次培训活动的成果展。
9.2017年8月第三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我公司制作烧造的平安和谐琉璃瓶总高3米,直径1.2米,采用 七彩琉璃色,作品无拼合整体结构创作烧造而成属全国首例。
10.《关于举办第三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会交易会“神工杯”工艺美术精品奖评奖活动的通知》要求,经过专家评选,介休市唐源古建琉璃制品有限公司《“团龙”二龙戏珠》浮雕图案获得银奖、《平安和谐琉璃瓶》获得优秀奖。
2008年3月介休传统琉璃制作工艺被列入晋中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琉璃制作工艺保护名录;
2008年6月介休传统琉璃制作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琉璃烧造技艺保护名录。工艺师刘开宝2010年7月也被晋中市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琉璃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
2010年7月介休唐源古建琉璃制品公司董事长、工艺师刘开宝被晋中市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手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2013年经过多次试验,刘开宝终于恢复了失传了几百年的孔雀蓝烧制技艺。同年,刘开宝制作的大型琉璃作品——四狮抬瓶(世世太平)亮相新落成的介休市博物馆广场。
在2014年由晋中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举办的"晋中市首届手工技艺作品大赛"介休唐源古建琉璃制品有限公司获得三等奖。
2014年介休唐源古建琉璃制品公司被山西省中小企业局评为“山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015年晋中市"全民文化活动季"之晋中市第二届手工技艺作品大赛活动中,由介休唐源古建琉璃制品公司烧造的"世世太平"琉璃烧造技艺荣获一等奖。
在2015年第二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介休唐源古建琉璃制品公司刘开宝创作得《世世太平》获得“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神工杯’工艺美术奖银奖。
在2015年第二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介休唐源古建琉璃制品有限公司获得"优秀展示奖"。
2015年5月27日,介休市唐源古建琉璃制品公司刘开宝向介休市捐赠"介休琉璃制造工艺光盘资料5张的荣誉证书。
2016年【画说山西】大型人文纪录片(三晋窑火)介休洪山开机。
2017年第三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介休市唐源古建琉璃制品公司刘开宝创作的“二龙戏珠”作品获得“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会‘神工杯’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
2017年“爱上晋中”2017年全国手工技艺博览会”上介休市唐源古建琉璃制品有限公司,荣获“金手指”奖。
在2017年“爱上晋中”全国手工技艺博览会上介休市唐源古建琉璃制品公司获得“金手指”荣誉奖。
2017介休市政府正在全力打造介休成为“琉璃艺术之乡”,介休古城复兴工程和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业已展开,优越的环境条件为介休琉璃烧制技艺的发展插上了助飞的翅膀,介休琉璃也开始扬名国内,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
刘小旦
论文
1.介休琉璃艺术[J]. 师延龄. 文物季刊. 1992(04)
2.介休琉璃[J]. 郭华瞻. 建筑创作. 2010(04)
3.介休后土庙琉璃鸱吻艺术之考辩[J]. 王晶. 艺海. 2016(10)
4.“崇圣尊神”和“近民就俗”的完美结合——浅析介休后土庙琉璃色彩艺术.王东芳.艺海2016.05.15
5.中国古典建筑中的琉璃构件与陈设.赵婷婷.美术观察.2016.02.15
6.明清地方城市的坛壝与祠庙[J]. 王贵祥. 建筑史. 2012(01)
7.道教五岳配天思想简论[J]. 张继禹. 中国道教. 2009(05)
8.介休城隍庙[J]. 师又源. 文物世界. 2013(05)
9.介休市南街古瓷窑[J]. 孟耀虎. 文物世界. 2004(06)
10.以介休后土庙为例探讨文物保护规划中历史环境保护的研究[J]. 张荣. 建筑学报. 2008(03)
11.介休后土庙建筑艺术赏析[J]. 温春爱. 文物世界. 2006(06)
12.山西琉璃[J]. 高寿田. 文物. 1962(Z1)
13.辉煌渐远——山西琉璃考察记[J]. 邱耿钰. 装饰. 2007(08)
14.金元时期全真教在山西活动探索[J]. 杨晓国. 晋阳学刊. 2004(04)
15.谈山西琉璃[J]. 陈万里. 文物参考资料. 1956(07)
16. 明代昭化寺創建沿革考:以〈勑賜昭化寺碑〉為中心[J]. 姜守誠. 成大歷史學報. 2015 (02)
硕博士论文
1. 介休五岳庙建筑研究[D]. 陈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2.晋中市传统戏台建筑研究[D]刘玲.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12
3.介休古城传统城市设计方法研究[D]. 王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4.城隍庙及其周边空间形态的演进[D]. 谢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5.建筑环境中的影壁文化研究[D]. 张毅.景德镇陶瓷学院 2009
6.西安东岳庙保护[D]. 陈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7.道教建筑形态初探——以山西省道教建筑为例[D]. 李晓强.太原理工大学 2004
8.五岳祭祀演变考论[D]. 牛敬飞.清华大学 2012
9.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研究[D]. 李媛.东北师范大学 2009
10.山西南部古建筑琉璃脊饰调查研究[D]. 何孟哲.清华大学 2013
11.山西介休后土庙建筑群琉璃装饰艺术研究[D]. 高媛.太原理工大学 2018
12.山西晋南地区寺观建筑中的琉璃艺术研究[D]. 赵玢.太原理工大学 2019
13.苏氏琉璃传统工艺研究[D]. 樊烨.山西大学 2019
14.渤海釉陶的考古学研究[D]. 李含笑.吉林大学 2019
15.中国古代琉璃瓦初探[D]. 樊桂敏.南京大学 2011
著作
1.介休琉璃.主编:王怀民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4.3
2.山西琉璃.编著:柴泽俊 文物出版社 1991.5
3.山西琉璃.著:柴泽俊 文物出版社 2012.5.1
4.古潞琉璃.郭生竑(hong)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3.
5.介休·琉璃. 作者:董西平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6
6.介休琉璃[J]. 郭华瞻. 建筑创作. 2010(04)
7.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梁思成著, 2006
8.周礼译注[M].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吕友仁译注, 2004
9.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M]. 科学出版社 , 马炳坚著, 2003
10.史记[M].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汉)司马迁原著, 1993
11.清式营造则例[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梁思成著, 1981
12.介休市志[M]. 海潮出版社 , 介休市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6
13.中国传统建筑色彩[M]. 中国电力出版社 , 王其钧, 2008
14.中国建筑艺术图集[M]. 百花文艺出版社 , 梁思成, 2007
15.中国工艺美术史[M]. 东方出版中心 , 田自秉, 2010
16.屋顶艺术[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楼庆西, 2009
17.中国吉祥图说[M]. 中国工人出版社 , 王文源, 2008
18.屋顶[M]. 天津大学出版社 , 蓝先琳, 2008
19.道教史[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卿希泰,唐大潮著, 2006
20.营造法式[M]. 中国书店 , (宋)李诫著, 2006
21.山西传统戏场建筑[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薛林平,王季卿著, 2005
22.佛教大辞典[M]. 江苏古籍出版社 , 任继愈主编, 2002
23.中国建筑史[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潘谷西主编, 2001
24.介休市志[M]. 海潮出版社 , 介休市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6
25.中国陶瓷史[M]. 文物出版社 , 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 1982
26.晋中碑刻选粹[M]. 山西古籍出版社 , 张晋平编著, 2001
27.说石[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桑行之等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