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数字博物馆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龙须拉面和刀削面制作技艺) 国家级

龙须拉面是流行于山西省太原一带的传统面食,风味独特,制作精巧。它原是宫廷食品,后来流传到民间。传说因此种拉面细若须发,不绝如缕,状似龙须,故皇帝赐以现名。在山西,遇到寿诞之庆或相聚之欢,人们即食此面,以祝愿长寿,表示喜庆。
  • 分类:传统技艺
  • 地区:山西省
  • 申报地区:山西省全晋会馆

  • 批准时间:2008
  • 遗产编号:Ⅷ-160
龙须面配料精细,制作讲究,其方法过去视为绝招,秘不外传。制作时先按5∶3的比例调配面和水,和好面后,在上面抹些香油。然后将面放在案板上,揉或搓成长条,双手抻开再卷起。如此抻卷数次之后,将拉好的面放在撒满面粉的几案上抖开,两手像搭毛线那样抻开面并不断抖动。随即面条便会如瀑布般泻下,蔚为壮观。片刻之后,细若丝线的龙须拉面便告制成。
历史渊源

       刀削面作为“中国面食之乡”山西最负盛名的面食。由全晋会馆申请于2008年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从社会各界热议中发现,大家对山西刀削面悠久的历史传承、传播和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知之甚少。李星民作为刀削面国家级非物质遗产申请材料的主笔人,近年来对刀削面的研究撰写以下内容,以供专家学者、行业人士和刀削面喜爱者探讨。
       名食产生的背后都有着一个美好的故事或传说。刀削面产生的故事之美,却寓含着山西人民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性格和逆境中寻求突破的创造。这个故事,作者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进行了许多民间走访,无法考证它的真实性。但走访期间无论市井还是乡落,几乎所有人都坚信一辈一辈口口相传下来的是没有大的出入的,这就是刀削面产生于八百年前的元代初年,产生那个战争中人们执著于食之美的不屈品格。于是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与八百年来民间相传的故事在我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
       公元1222年8月,元朝大将木华黎亲率数万骑兵围攻太原。木华黎何许人也?乃成吉思汗时代“四杰”之一。在攻取金朝中都后的蒙古军队从大同南下前夕,成吉思汗刚刚册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并嘱托说:“太行以北,我亲自攻取,太行以南,就交付给你了。”成吉思汗还将自己的军旗交给木华黎,并且晓谕众将:“见到这面军旗就如同见到我一样,全军都要听从木华黎的号令。”而这时的太原,在1126年被金占领后承平有90余年,加上金世宗时期的发展,再次成为一座繁华富庶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商业初步发达起来,晋商王家便是其中的骄骄者。战争前夕,太原晋商王家的掌门人王庸立老汉正忙得不易乐乎,遍及各地的王家掌柜们已在中秋前纷纷赶回来报帐、团聚、议事,王家的厨子们也正在为提前而临的庆功宴作忙碌的准备。但谁也没有想到,木华黎率领的铁骑已兵临城下,一场史无前例的血腥战争即将来临。之所以比任何之前战争更加血腥,是这时候的元兵攻城而不守,唯有凡人见之屠杀,凡财搜之抢掠,近乎屠城。太原府富奢的晋商王家很容易便成为元兵攻破太原城后的屠杀抢掠目标。在王家的厨子们持起菜刀抵抗之时,宴聚中的商贾们已是或亡或藏。其实当时持菜刀抵抗的何止王家一家,又何止太原一城?10月蒙军攻占平阳,受到的同样是手持厨刀的百姓抗争。为此晋阳、平阳虽被攻取,木华黎所率骑兵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和伤亡。元代统治者视厨刀为利器,出台了一个现在人看起来非常奇怪的政策,那就是所谓的“上天眷命,皇帝诏曰:晋阳平阳,事厨限刀,十户一里,十里一把,保长看管,用时借还”。
       太原城陷后,在晋商王家祖籍的岚州宜芳县(今山西省岢岚县)的王中立,闻讯太原府的弟弟家破财空,悲愤地写下了五绝《中秋》诗:“印透山河影,照开天地心。人世有昏晓,我胸无古今”,王中立的好友元好问更是愤作《秋怀》以及后来的“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等乱世名句。仍在太原的王家老汉王庸立已是一贫如洗。“用时借还”的限刀政策更为百姓做饭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每每中午时分,保长家里常常挤满了饥肠膔膔的人们。一日,王老汉去保长家里借刀,眼见保长家里挤满等刀的人们,虽已饿乏无力,仍悯恤之心不失,转身离去,被绊倒在保长家的高门槛上。跌跌绊绊正欲离开,王老汉看到从高门槛上掉下来的一块薄铁皮,就揣在怀里往家走。回到家里后,老伴见没有借回刀,却捡回来一块烂铁皮,百般无奈,只得将薄铁片磨光洗净,在面团上一条一条的往下砍,下锅煮熟,端给王老汉,却非常好吃。这个好吃,想想大概一半是“饿时糠如蜜”的缘故,一半的确是筋滑利口。如此这般,王老汉久不借刀,邻里挂念者不免走动看一看,发现了王家老汉制面条的秘密,于是互相效仿,一传十,十传百,渐渐从王家、从太原流传开来,八百年来形成了现在的刀削面制作技艺。漫长的岁月,到了近代刀削面技艺在山西逐渐分化成三种不同刀削技艺,即以大同为代表的晋北勾刀削面,以太原为代表的晋中平刀削面,以临汾运城为代表的晋南刀砍面。其中尤以以平刀削面技法传承着削面产生源头的风俗神韵,被视作刀削面的传统技艺的主流代表。2008年在刀削面被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际,由全晋文化艺术团创编的舞蹈诗《削面传奇》在全晋会馆二楼九州晋宴厅舞台上演,获得好评和较大的影响力,该舞蹈诗被太原市授予太原市第九届文艺创作奖。
       刀削面是缘于元初百姓因“限刀”而无刀切面无奈情况下的一个“创举”,历经八百年为已是非常普及的百姓日常面食,在明代时被称为“掌托面”(蒋一葵《长安客话》),到了清朝中叶,随着晋商的四海足迹而向外传播,并进入饭庄成为专营食品,晋商资料就有记载恰克图“四乡联合商行饭庄”经营刀削面的一段故事。
       乾隆年间晋商常家八世常威,告老还乡时分别把大德常、大德玉商号交由长子常万玘、常万达经营。常万达继承“大德玉”商号后,以茶叶为主,对蒙俄贸易,发展成为巨大的外贸集团。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北部中俄贸易统归恰克图一处,山西商人数量之多、业务之大,几乎完全垄断了恰克图市场,常家大德玉即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久处边疆(恰克图现位于俄蒙边境,当时以恰克图河为界,由中俄共管)的山西商人思念家乡面食,于是由常万达发起,成立了一个“四乡联合商行饭庄”,主营拨鱼、刀削面等山西面食,如此将刀削面向全国更远的各地传播开来。在“四乡联合商行饭庄”制作山西面食的厨子,当时有一个叫尹舜宾的,在常万达过寿的时候曾送过一个匾,现保存在山西文化晋餐研究院。这块老匾,只存匾心,宽约40厘米,长约100厘米。匾头题为“壬寅桃月”(壬寅时为乾隆四十七年,即1872年;桃月是三月的古称),匾正文为“戬谷”二大字,匾落款为“尹舜宾临”,全匾烫金,已残落。据专家考证,此匾书于乾隆四十七年,即公元1782年,距今已有230多年的历史,是当时厨师尹舜宾献给晋商常万达的祝寿匾。
       民间相传,已高龄65岁的常万达在寿宴之际将经营权正式授予子孙,宣告退休。休假在家的恰克图“四乡联合商行”饭庄老厨师尹舜宾,亲自临摹“戬谷”二字,刻匾祝寿。戬乃幸福吉祥意思,寓意“福”,谷乃古代官员俸薪,寓意“禄”,“戬谷”即为福禄祝词。民间相传送匾的时候,厨师尹舜宾说,四乡联合商行饭庄由子通(常万达的字)发起,在恰克图经营已有20余年,刀削面与拨鱼让身处远方的乡亲吃到家乡的面食,享受到一种福份。这个匾,用“戬谷”二字首先是祝子通福禄康健。大家再看“戬谷”二字中,有“晋”、有“刀”更有“谷”,合起来就是山西刀削面,所以此匾的第二意思就是,山西刀削面就是福面,吃山西刀削面就是享受一种福份。赴宴的宾主纷纷称好。此匾也从而记录了远在恰克图的四乡联合商行经营刀削面的传奇故事,也成为常万达过寿与山西刀削面的一个美谈。      

       龙须拉面的源头是始于唐朝的小拉面。《新唐书王皇后传》记有“陛下独不念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耶”。这种生日汤饼,已可“举箸食”(刘禹锡《赠进士张盥》),是和软面团,用刀切条,将条拉细、拉长后落锅煮熟食用,民间至今保留此法,称之为小拉面。王皇后为李隆基做生日汤饼的故事,发生在李隆基作潞州别驾的时候,可见唐代至少太原、长治等山西地区已将小拉面作为生日长寿面而制作和食用了。后来,这一拉面技艺随着太原玄中寺的净土宗东传日本,形成日本拉面技术的基础。到了宋代,赵光义铲平晋阳西北系舟山,意欲拔掉“龙角”。第二年太原百姓将二月初的中和节改为“龙头节”,并固定在二月初二以作纪念。此日,百姓多吃拉面,意思是你拔我“龙角”,我挑你“龙筋”、吃你“龙须”,以示愤恨。自此,拉面又被称为龙须面,黄庭坚曾作诗“汤饼一杯银丝乱,牵丝如缕玉簪横”。元代时,马可波罗三访太原,将这种拉面技术带回意大利,形成影响西方面食技术和饮食文化的意大利通心粉面食。
      小拉面何时发展成大拉面,暂不可考,但明人宋诩《宋氏养生部》记载:“用少盐入水和面,一斤为率。既匀,沃香油少许……渐以两手缠络于直指、将指、无名指之间,为细条,先作沸汤,随拉随煮。”可见山西明代时已有大拉面制作技术。清道光年间,山西稷山县马金定兄弟,千里迢迢去陕西岐山做挂面生意,字号“顺天成”,直到今天,岐山挂面还沿用这个老字号。这种挂面起初就是将面拉好后,挂在线上晒干销售,是面作为半成品销售的典范。
      清朝末年,拉面已成为山、陕面食制作的成熟技术。清末薛宝展著的《素食说略》中说,在山、陕流行一种“桢条面”:“以水和面,入盐、清油揉匀,覆以湿布,俟其软和,扯开细煮之,名为桢条面。做法以山西太原、平定州、陕西朝邑、同州为最。”这种桢面条,即山西拉面,也称龙须面,在清代还进入宫廷。《清稗类钞》、《中国历代御膳大观》中记,内廷大宴之一、清朝帝王的寿诞宴——万寿宴,以及满汉全席第一宴的蒙古亲藩宴,都以龙须面作为御宴的重要膳食。
    “龙须拉面”是流行太原一带的特色传统面食。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制作工艺,驰名中外。它原是宫廷的一种食品后来传到民间。传说“龙须”是古代皇帝的赐名,可能因为这种拉面细如须发,不绝如缕的原因。由于押面姿势优美,犹如交织在一起的龙须,入口香软可口,故而得此名。在山西,人们寿诞生辰,聚友团圆时,常常要吃这种面,以示长寿和喜庆。

  • 非遗数字博物馆: 13903548655
  • 地址: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文华街199号
  • 邮编: 030619
Copyright © 云亭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5009101号-1 版权所有 ©晋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