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数字博物馆

清徐徐沟背铁棍 国家级

在山西省中部多年来一直流传着一首民谣:“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铁棍爱煞人。”它生动形象地道出了背铁棍的独特魅力和这一民间传统艺术在人们心目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 分类:民俗
  • 地区:清徐县
  • 申报地区:山西省清徐县

  • 批准时间:2008
  • 遗产编号:Ⅹ-87
在山西省中部多年来一直流传着一首民谣:“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铁棍爱煞人。”它生动形象地道出了背铁棍的独特魅力和这一民间传统艺术在人们心目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中,清徐县徐沟镇的背铁棍是一种戏剧题材、杂技造型、舞蹈姿态糅为一体的独特民间文艺,营造出了独具审美品味、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样式,享有“无言的戏剧”,“流动的杂技”,“空中的舞蹈”的美誉。 2008年,徐沟背铁棍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一)起源——神像出巡,“抬阁”谢神,宗教祭祀色彩浓厚
      徐沟古称涂水、涂川,因涂水这片徐缓沟洼的地带而得名。位于山西中部,明万历《徐沟县志》 知县王敷学原叙云:“谒古庙、搜碑记,偶见记称,咸书大金大定二年始设县治……”[ 杨栓保主编,白尚贤著.徐沟古城.[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8:1 ]可见金大定二年(1162,一说金大定二十九年)设徐沟县。现在的清徐县,是在1952年由相邻的清源县与徐沟县合并而成,归山西省太原市管辖。


图表 1 徐沟地理位置示意图
      徐沟背铁棍缘于一种民间祭祀活动——求雨谢神。山西自古水资源缺乏,而多旱少雨的情况随时间推移越来越明显。“唐以前,山西平均114年一旱,明清时期,已是平均3年一旱”[ 石国伟.山西祈雨演剧习俗研究.山西师范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10:12]。古时清徐当地宗教盛行,庙宇众多。再加上山西长年缺雨,间有水灾,求神祈雨等活动非常盛行。一遇到大旱之年,当地百姓便去庙里请求神灵降雨,得雨就将龙王等神像(求雨的对象)置于高桌之上,并在高桌上神像两旁安排一对侍奉神灵的盛装的童男童女,众人抬着供有神像的高桌沿街游行,接受百姓感谢的跪拜与供奉。人们把这种形式称为“抬阁”。 
      关于此处被抬出庙外巡视的神,笔者听过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被抬出来的是龙王爷。第二种说法认为被抬出来的是关帝爷,人们把关帝爷的神像抬到龙王庙,请关帝爷与龙王爷面对面商量下雨的事。第三种说法则认为被抬出来的是王母娘娘。
      (二)前身——幼童扮神,坐于神阁,“凤凰拉车龙打伞”
      明朝嘉靖三十九年(1561年),徐沟“大旱,到次年春,斗粟价银五钱,人民逃窜,饥死大半”。[ 杨栓保主编,白尚贤著.徐沟古城.[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8:221]史料中有这样的记载“嘉靖三十九年,春夏秋不雨,大饥,人相食”。[ ]十老社”(徐沟的十位乡绅)就出面带领徐沟老百姓前往15里外的太谷县白村的龙王庙求雨,并许愿得雨后谢神三日。据张氏背铁棍第六代传人张晓亮所言:当时大家“把(给龙王的)供品摆放在八仙桌(方桌)上,由壮汉轮流合作抬往15里外的太谷县白村的龙王庙。”
      祈拜几日后老天下起大雨,百姓十分高兴。
      为了显示谢神仪式的隆重,人们觉得把神像抬出抬进,对神不恭敬,同时也害怕损坏神像的金身。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当地艺人们在原来童男童女抬阁形式的基础之下,经过精心设计和大胆的创新,创造出了“凤凰拉车龙打伞”神阁。与过去的抬阁最大的区别在于高桌之上不再放置神像,而是由幼童扮演神坐于其上,两旁仍保留了侍奉龙王的童男童女。这就是徐沟铁棍的前身。
       当年的“凤凰拉车龙打伞”神阁已无从得见,张晓亮与徐沟东南坊的背铁棍艺人们根据一些老艺人的口耳相传的描述,复原了此抬阁, 但不“叫凤凰拉车龙打伞”,在表演的时候一般叫“龙凤呈祥”。

图表 2复原的“凤凰拉车龙打伞”神阁(由张晓亮先生提供)

     (三)形成——“铁棍”出现,表现戏曲传说内容

      之后接连两年,在“凤凰拉车龙打伞”神阁上扮演王母娘娘的孩子或重病或夭折,出现这样的事情,无人再敢让自己的孩子去扮演神,“凤凰拉车龙打伞”神阁就被搁置起来。
      几年后,徐沟艺人将神阁改制,纯粹选用民间传说、戏曲为其表现内容,脱离了谢神的用途,自然也就不需要再让孩子去扮演神,难题迎刃而解。而这一形式也因此由宗教祭祀变为了民间文艺活动,名称也改为了非常淳朴的“铁棍”。

      之后,在“铁棍”的不断发展演变中,又出现了弃用高桌,而直接将盛装打扮的幼童以铁棍支于成人头顶,摇摆过市的一人背的模式,人称“背棍”。但此时“背棍”的形式还比较简单,只时从脖子后面伸出一根铁棍子供支撑小孩,即所谓的“平肩背棍”。这种平肩背棍至今仍然可见。

图表 3平肩背棍表演正面图




图表 4平肩背棍表演侧面图


  • 非遗数字博物馆: 13903548655
  • 地址: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文华街199号
  • 邮编: 030619
Copyright © 云亭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5009101号-1 版权所有 ©晋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