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数字博物馆

百应健脾王丸制作技艺 省级

  • 分类:传统医药
  • 地区:山西省
  • 申报地区:平遥县联业堂健脾药研究中心

  • 批准时间:2017
  • 遗产编号:Ⅸ-19
平遥东戈山“百应健脾王”丸药是以优质红枣和一种补血杀菌的植物混为一体配制而成的“健脾药”,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百应健脾王”丸药的独特的功效,是很有文化研究价值的,是前辈智慧的结晶。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
历史渊源

       平遥东戈山“百应健脾王”丸药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目前缺少更早的文献可追考,只能查到在清嘉庆年间,生于平遥县东戈山村的中医大夫王林生研制了以优质红枣和一种补血杀菌的植物混为一体配制而成的‘健脾药’。秘方是家族传承,王林生传于儿子王世邦(第二代),又传授给自己的孙子王华宝(第三代生于1825年),王华宝儿子王守身(第四代)从小运用“健脾王”秘方给人看病。

       公元1913年,一个叫“守业堂”的药铺在平遥东戈山村悄然开张。“守业堂”的掌柜王守身,就是王华宝的独生子(生于1870年,属第四代)。王守身酷爱医学,从小跟着父亲学做健脾丸药,又在平遥古城东街“广仁义堂”药铺行医看病20多年,是当时平遥颇有名气的、以治疗疑难杂症为主的中医大夫。40岁时,他回到了草坡遍布,山势起伏,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空气清晰的东戈山村,组建了自己的药铺“守业堂”,“守业堂”里有一“神药”就是流传至今的“百应健脾王”丸药。它是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追加了党参、当归、云苓、白术、山药、蜂蜜等二十多味草药,使其疗效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发挥而成的。“守业堂”堂号就是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而成的。并把红枣健脾丸更名为“百应健脾王”丸药,成为平遥人治疗疑难杂症的良药,特治青少年厌食挑食发育迟缓。“百应健脾王”药因其有独特的健脾胃、调气血之功效,故以“健脾王”名之,又因男女老幼服之皆灵的效果,故称为“百应健脾王”。

       解放前期,第五代传人王联魁跟着父亲王守身一起行医看病。改革开放以后他大胆地打破几百年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女的家训,从此以后王氏姑娘也可以学习研发祖传秘方。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购买了粉碎药品机、制丸机。把百应健脾王的手工加工制作更新为半机械化制作。并更新了符合国家规定的包装盒。

  • 非遗数字博物馆: 13903548655
  • 地址: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文华街199号
  • 邮编: 030619
Copyright © 云亭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5009101号-1 版权所有 ©晋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