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数字博物馆

文水左家拳 省级

  • 分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地区:山西省
  • 申报地区:文水县左家拳总会

  • 批准时间:2009
  • 遗产编号:VI-2
文水长拳,又称“左家拳”,源于文水县孝子渠村,流传于文水及周边地区。左家拳在历代子孙的传承中,从内功理到外功法,从健身到技击,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体系完整、结构严谨的“左家拳”。其中,左昌德及其子弟创始的“面掌”、“弹腿”和“双钩”堪称“左家三绝”。 左家拳有着丰富的内容,可分为拳术和器械二大部分。拳术包括弹腿、面掌、大小流式、大小叉拳、桃花掌等;器械有双钩、陆合枪、提柳刀、对劈刀、五虎断门枪、燕翅镗、状元笔等。还有左家秘制刀枪伤药、正骨推拿术等。
历史渊源

       (一)左家拳初期发展

       左家拳起名源于孝子渠村的左家之姓,据考究得知左家之人一直都在练拳,只是由于左家出一个奇才其名左昌德绰号“左二把”由于其武艺出众在几十年的保镖生涯中从未失镖。所以左家之前练的拳术为世人所熟知,正是由于他的知名度后人才逐渐将此拳种唤作左家拳。对左昌德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清嘉庆十三年出生于文水县孝子渠村,父亲是习武之人,颇为精通武术。左昌德兄弟三人,其排行老二,因为自己拳法出众,故人们送他美名绰号左二把。据《文水县志》记载:“在清朝初期,在文水县的境内就流传着少林拳,左文法将自己一身的本领传授于其子左昌德,之后左昌德又在北京拜长眉道长(沧州人)为师,苦心习练长达八年之久。”融合各家拳术形成了现在的左氏长拳,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通过文献资料的记载我们不难看出左家拳在清朝年间形成,左家拳创始人也就是左二把在少林拳以及其他拳种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深层次的学习与实践,通过自己的钻研将自身所学拳法进行规整,形成左家拳,这就是左家拳的由来。

       (二)左家拳的顶峰发展

       一个事物的发展有其诞生就有其发展的巅峰时期,左家拳作为曾经在镖师界“大发神威”的拳种之一也有其自己的巅峰。左家拳的发展顶峰无疑与左昌德的第事迹是分不开的。因为左家本身就是武术世家,所以儿时的左昌德跟随父亲学习器自家武艺。待略有成就之后又拜玉永镖局的张德茂为师跟随其学艺多年,而后张德茂将玉永镖局托付予他左昌德后更名为“昌隆镖局”。

       左昌德因为自身武艺高强,加之威名在外,所以在几十年的保镖生涯中从未失镖。1844年,左昌德替苏州巡抚平安押送苏州名绣“七禽图”由于保镖有功出还受到嘉靖皇帝的嘉奖,即亲赐其黄马褂一件。

       从此上的资料得知左家拳兴于道光16年间,因左二把武艺高强,“保皇镖”而誉满神州,左家拳强大的技击术在其保镖生涯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此时也是左家拳发展的巅峰时期。

       (三)左家拳发展的瓶颈期

       民间武术的发展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之中,民间武术作为中国武术发展的根和魂,它的发展对于中国武术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长期处于农耕文明的中华文化孕育出了民间武术这一朵奇葩,在那个时代,人们为了保护自己、谋求生存,逐渐发明出一种既可以强身健体又可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防身术,而随着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中华文化的精髓不断注入到民间武术中去,形成了一种中国独有的内外兼修、文武并重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但是近代以来,由于清政府的落后以及其闭关锁国的错误政策,加之帝国列强的铁蹄踏破国门。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是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的主要原因,民国时期的军阀割据、连年战火都影响着武术的发展。同时由于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列强洋枪洋炮的涌入国门导致民间武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武术所受到的排挤也越来越明显,以此同时其本身也表现为技击性的弱化。无论是从客观的社会环境还是从主观方面的本身的拳种的发展变化都会影响其发展。近现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我国民间武术由于内因加外因导致其发展滞后。

       左家拳作为民间武术中具有代表性且拳种优秀的民间武术,它也经历了自身的瓶颈期。其中最重要的也是贯穿于左家拳发展的整个脉络的莫属镖局,所以镖局发展的兴衰与左家拳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民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镖局在社会中保镖的作用越来越小,故以保镖为生的镖局镖师们在当时的社会场景中存在价值就没办法体现,昌隆镖局也是在生意逐渐不景气时无奈之下解散镖局,左家的镖师回家授徒,而其他的镖师则改行换业从谋求其他生路。左家拳自此慢慢的淡化出人们的视野。在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为了大力发展弘扬宝贵的民族精粹对武术做出一些改革与政策上的调整,直至21世纪初,全国武术从业者在青岛召开全国武术训练竞赛工作会议,“ 提出了‘突出竞技特点,提高艺术水平,鼓励发展创新’的指导思想和‘高、难、美、新’的技术发展方向,所以对武术运动中‘高、难、美、新’的认识及如何有效的发展,就成“为当前促进武术运动发展的关键。”“当时国家对于体育方面所采用的的正是“举国体制”,受其影响全国各地以及各个阶层相继展开竞技武术的发展。竞技武术训练的模式对传统的民间武术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这样训练模式体系的形成与普及,无疑对竞技武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备战奥运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这种偏向性的鼓励发展就会造成传统武术的发展的障碍,左家拳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武术的一脉其发展必然受影响。 在与王保平师傅的交流中得知:“左家拳的低迷时期就是因为竞技武术的影响使得左家拳的学拳人数减少导致的。”

       (四)左家拳的逐渐回归

       山西体委于1983年成立了武术挖掘整理组,组成专业班子,召开全省各地、市体委领导参加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与此同时还举办了全省的武术挖掘整理成果展览评比与表彰大会,推动全省的大规模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山西的武术家在长期的习武生涯中,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武术瑰宝,正是这一次规模宏大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使得左家拳又一次的回归到世人的视线当中。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国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评选武术之乡。由于政府对于左家拳的重视,左家拳的拳师对于拳种的传播也是愈发专注。于是左家拳就走出孝子渠走向全文水县人们的视线中。在与王保平师傅的访谈中得知,自2005年起,其就在文水县开始无偿的义务教拳一直至今仍未间断。目前文水左家拳的传播不止局限于文水县,王保平师傅教授的徒弟也分布于境外,这对于左家拳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 非遗数字博物馆: 13903548655
  • 地址: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文华街199号
  • 邮编: 030619
Copyright © 云亭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5009101号-1 版权所有 ©晋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