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数字博物馆

太谷麦秆画 省级

麦秆画,始于隋唐时期,属于宫廷艺术品,流行于明清。它的制作工艺精细奇巧,设计融合了古典与时尚元素,构图万变,效果令人惊叹。
  • 分类:传统美术
  • 地区:太谷区
  • 申报地区:晋中市太谷区

  • 批准时间:2023
  • 遗产编号:VII-14
麦秆画,始于隋唐时期,属于宫廷艺术品,流行于明清。明清时期,随着晋商的崛起,麦秆画传入太谷,太谷是小麦重要产地,这为麦秆画的制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当时,制作麦秆画最有名的便是王氏家族。太谷麦秆画采用纯天然原料生产,着色采取熨烫方法,保证了产品的形色不变和长期保存。它的制作工艺精细奇巧,设计融合了古典与时尚元素,构图万变,效果令人惊叹。
历史渊源
       太谷,山西省晋中市辖区,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处晋中盆地,始建于西汉,历史悠久,文化商贸发达,与祁县、平遥共同成为闻名遐迩的晋商故里。明清民国时期,太谷富商巨贾云集,成为中国北方金融、商业中心,固有“旱码头”“小北京”之称。
      麦秆画,始于隋唐时期,属于宫廷艺术品,流行于明清。麦秆画是中国独有的特色工艺品之一,又称麦草画、麦烫画、麦秸画、烧烫画等,是中国民间美术中具有独特面貌品类。麦秆画虽来自民间,却十分稀罕,更因其作为皇家贡品而更显珍贵。它和剪纸、布贴一样是一种剪贴艺术。麦秆要经过:"熏、蒸、漂、刮、推、烫、以及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依麦秆本身的光泽、纹彩和质感进行剪贴,一般不着色,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而成。麦秆画具有光泽透亮、装钸效果好、艺术感染力强等优点,制作出的人物、花鸟、动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给人以古朴自然,高贵典雅之美。明清时期,随着晋商的崛起,麦秆画传入太谷,太谷是小麦重要产地,这为麦秆画的制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当时,制作麦秆画最有名的便是王氏家族。

       清末民初,王氏麦秆画第十世传人王大川被人们称为“麦秆王”。王氏麦秆画第十一世传人王爱元,在战乱年代民不聊生的窘境中,仍然默默坚持着传承麦秆画制作技艺。王爱元的儿子王其林自幼便跟随父学习麦秆画制作技艺,也走上了一条挖掘、整理、创作麦秆画的路。王其林的儿子王峰从天津美术学院毕业后随父亲创业,致力于提升麦秆画的艺术品味,将美术写生手法融入麦秆画的制作当中。


1  太谷麦秆画店面

图2  太谷麦秆画展示大厅



  • 非遗数字博物馆: 13903548655
  • 地址: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文华街199号
  • 邮编: 030619
Copyright © 云亭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5009101号-1 版权所有 ©晋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