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号称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是中国传统节日,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节期定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寒食节习俗为禁明火和食冷餐,是我国唯一以饮食命名的节日。关于其来历,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说法,众多说法中最为流行也最为大众所熟知的是“改火说”和子推说。
图1 寒食节
持“改火说”观点的学者认为寒食节来源于周代的禁火、改火制度。《周礼·司 煊氏》记载:“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周代早已有在春季禁火之制,究其背后原因有二,一是与星辰崇拜有关,在古代很长一段时期内古人以恒星大火(在中国,它是东方苍龙七宿中心宿的第二颗星,所以又称为星宿二)作为示时星象用来确定季节以安排生产活动。在春天“大火”自东方升起,代表新的一年开始,人们熄灭燃烧了一冬的旧火,寒食两到三日后,燃起新火,以辞旧迎新。二是出于预防火灾的现实忧虑,到了春季火属性的星辰在夜空中愈发明亮,示意其气量愈加强大,古人怕由此引起火灾,因此在春季禁火,加强对火种管理,防患灾害发生。人们提前准备冷食以供改火、禁火期间食用。
“子推说”认为寒食节是为纪念晋文公臣子介子推(又名介之推、介子、介推)而设。两汉时桓谭的《新论》卷 11《离事》中说: “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 稍后的《后汉书·周举传》中记载: “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众多历史文献资料表明寒食节的由来与介子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此种说法两汉魏晋南北朝期间尤甚。有关介子推相关事迹,《琴操》中有所记载:“晋文公重耳与子绥俱亡,子绥割其腕股,以饵重耳。重耳复国,舅犯、赵衰俱蒙厚赏,子绥独无所得。 绥甚怨恨,乃做龙蛇之歌以感之……文公惊悟,即遣使者奉节迎之,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 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哀之流涕,令民五月五日不得举发火。”子绥即子推。对于介子推母子的亡故,晋文公深感愧疚,将介子推母子葬于绵山,改绵山为介山,修子推祠堂。晋人为纪念介子推,遂在年年当日不举烟火,皆进冷食,将其定为寒食节。
图2 青团
除以上两种说法外,还有学者提出山戎说和祈雨说。山戎说认为春秋时期山戎人尚未摆脱寒食生活,未完全进入文明时代,在山戎人与中原人交融过程中,将其冷食习惯带入中原。祈雨说认为介子推焚骸是为求雨,而禁明火食冷餐是求雨礼俗所需。
寒食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从寒食节起源到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过朝代的更迭以及漫长的历史演变,其中的内涵也随之变换和丰富,不论是以由于“恒星大火”而出现的“改火”的习俗,还是为纪念介子推作为寒食节的起源,经过传承与发展都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节日文化。
图3 春游
在两汉时期,寒食只是太原郡的民间习俗,魏晋南北朝时期,寒食习俗开始跃出太原、并州并向全国传播。按照当时人的解释,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但百姓因长时间食用寒食有害人的健康故为官方所禁止。但在后赵时期,石勒禁断寒食的第二年,由于雨雹起自介山,大臣徐光认为是因为禁断寒食而致,于是,在群臣的建议下,采取了折中的方式,“并州复寒食如初”,其余地方仍然禁断,所以当时人们认为禁止寒食会遭受雨雹之灾,而坚持寒食也是为了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在唐朝时期,官方对于推动寒食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寒食清明之际放假四日,人们都有时间进行一些节日活动,寒食节也逐渐娱乐化、多元化。上坟、斗鸡、郊游踏青、荡秋千、拔河、放风筝等,其中上坟是众多习俗当中最古老的一项,由此皇家祭陵,百姓上坟。在民间百姓上坟家人或族人同到先祖墓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把子推燕、蛇盘兔(面食)撒在墓顶滚下,用柳枝穿起,放在于房中高处,意在沾先祖德泽,祈求祖先的庇佑。
唐王朝还为寒食节注入了新的习俗,即由政府主持举行盛大的改火仪式,包括禁火、取新火、颁新火三个主要环节。禁火就是要在寒食期间,全国上下要灭掉旧火,“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禁火三日后取新火一般在清明日的早晨进行,采用原始的钻燧取火方式取得新火,《辇下岁时记》中记录,“有官小儿于殿前钻火,先得火者进,上赐绢三匹、金碗一口。”;在宫中,取得新火后由皇帝颁给大臣们就是颁火。
图4 春游
到了宋代,寒食与元日、冬至为国家三大节之一,官私休假七日,宋代继承了唐代的习俗朝廷在寒食节也取榆柳之火赐群臣,不过比唐代范围宽、人数多;民间也改用新火。在节日里的食物上,除了糕、饼、饧外,宋人还准备了腊肉,所以腊肉也是寒食的遗风。宋人的寒食诗也很多,王禹 、欧阳修、沈括、陆游等都有诗作,诗中记叙的节日的盛况不减 唐人。但从宋人许多记载来看,寒食和清明的界限已经模糊,而渐为清明节所取代了。
在清末民初时北京出现了“寒食十三绝”,因为十三是“十全十美”和“福、禄、寿”三星之合, 称“十三绝”是为了取个吉利,讨个彩头。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寒食节从周代走向今天,从并州走向全国各地,各个地方都留下了关于寒食节宝贵的文化和习俗。南方人在寒食节采些艾草将其洗净煮烂挤出汁水,揉入糯米粉中制成“青团”;武汉周边农村,鸡蛋要染成红色,带在孩子们身上,“三月三,煮鸡蛋”的民谚流传至今;内蒙古地区,寒食节到来时人们制作枣饼、黄米糕等各种面食,捏成各种花草动物,涂上颜色,以求风调雨顺,吉祥平安。
1.介子推的故事
春秋时代,晋献公有五个儿子,他们是:申生、重耳、夷吾、奚齐、卓子。其中申生是晋献公第一夫人生的,为太子。晋献公的后夫人俪姬为了儿子杀掉太子,公子重耳、夷吾只好逃亡在外。晋国贤臣介子推不畏艰难,跟随重耳生活艰难。有一次,重耳在绝粮的中患了重病。为了给重耳增加营养,介子推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煮成汤给重耳喝,使他恢复了健康。后来,重耳在狄国、齐国、秦国流亡十九年之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兴戎起衅,打败了已做国君的公子围(重耳的异母兄弟),立为晋国国君,史称晋文公。重耳做了国君之后,跟随他的人都得到了封赏。可是,唯独把介子推忘记了。介子推伤心之余,背着年迈的母亲,到家乡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隐居去了。重耳辗转得知真相后,派人进山寻找他。然而介子推却避而不见。晋文公只好火烧绵山,留出一条小道,想让介子推母子出山。可是,三天三夜后,人们发现他母子被烧死了。晋文公内疚、惋惜,下令把介子推母子葬于绵山,改绵山为介山,并修建子推祠堂。后人又把界休县改为介休县。这时,正值清明节的前一天。晋人为了纪念他,就在那天不举烟火,皆进冷食。后来,人们把它定为“寒食节”。
2.寒食节的来历
两汉时桓谭的《新论》卷 11《离事》中说:“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后汉书》与曹操《明罚令》及陆翙《邺中记》中也都把寒食的来历归为这种说法。
汉代的寒食节
据《后汉书·周举传》中记载:“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当时,禁火寒食的民众已把介子推视为神灵。不禁火,就是违背了神灵的意图,将有大的灾祸,会对农业生产会带来重大影响。我国自古就是农耕民族,禁火寒食的意义就显而易见了。当时人们禁火时间长达一月,不能食温食。如果发现会登记在册,一旦有灾难发生,就要严查到底,追究责任。
唐代寒食节插柳缘由
《唐六典》卷二有“寒食通清明四日”,卷六有记:“官户奴婢,元日、冬至、塞食,放三日假”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归根溯源,为插柳辟邪说 ,因为古人是相信有鬼神的,每逢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这三大鬼节,柳婀娜飘忽的状态好似招魂一般。民间就有“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之说。
图5 介子推
3.宋代文人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的由来
公元960年,赵匡胤率兵抵御外敌,发动“陈桥兵变”,改国号为“宋”。之后的二十年间,宋王朝平定内乱,结束藩镇割据的局面。封建王朝的统治得到巩固,社会秩序稳定,百姓生活安定。为避免历史的悲剧,宋太祖赵匡胤推行崇文抑武的国策,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分散将士手中的兵权,以此除去武将拥兵自重对自己地位带来的威胁。与此同时,宋朝优待文人,重用读书人,推行一系列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朝廷尊崇读书人,这大大提高了文人的社会地位。读书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终极目标。文人著书立文,在自己的诗文里注入家国情怀、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作为中国传统的文人士大夫,苏轼是最典型的代表。他的一生以儒家思想作为自己积极入世的参考标准。他在现实的世界中以儒家知识分子的身份求一份功名,在“独善其身”的同时“兼济天下”。他的诗文坚持“文以载道”,但当苏轼面对不顺的仕途时,他又以宗教作为自己的精神皈依,用庄禅的处世观宽慰补给自己在世俗生活中的情感缺失。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经历“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这是苏轼人生遭遇的第一次严重的政治迫害。谪居黄州期间的苏轼,调酒、做菜、炼丹……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于他思想的深处处处散发着禅学的意味,“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在自然宇宙中反观自身,在自己的渺小与宇宙天地的浩大,人生的有涯与时间的无涯之对比中反悲为乐,获得心灵的超脱。元丰五年(1082年),这是苏轼来黄州的第三个年头。 苏轼思及寒食节这天,天下人都在纪念忠心耿耿的介子推,而自己也同样身为儒士,却遭遇如此迫害,不禁悲从中来。这一年的春天又是一季苦雨,适逢寒食节这天天依然淋淋沥沥,诗人本已苦闷的心情更加惆怅。苏轼长久以来积郁的压抑和痛苦,都欲在这一次书写中尽情释放。他用笔墨饱蘸生命的苦痛,一笔笔、一句句写下对青春流逝的感叹、对生存困境的无奈。于是诞生流传千年的《黄州寒食诗帖》。
寒食节作为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融神灵崇拜、祖先祭拜和娱乐郊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全民性的盛大节日,也逐渐显现出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朝代的更迭,其相关习俗活动也从以往单一的禁火寒食转变为以禁火寒食为核心,结合荡秋千、插柳、踏青和放风筝等多种娱乐性活动。
图6 秋千
1.荡秋千
秋千是一种传统的游戏活动,兼具娱乐性和时代性,在古代也被称为“半仙之戏”,俗称打秋千或荡秋千。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在唐朝之前,秋千已然十分盛行,但也只是立春或春节时期的活动,尚未与寒食节紧密结合。在唐宋之后,秋千逐渐成为寒食节盛行的节庆活动之一,在《开元天宝遗事》中可见相关记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相与仿之。”宋代王禹偁在《清明》诗中言:“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可见寒食节荡秋千在宋代也依旧十分盛行。发展之明清时期,荡秋千之风尤为普及。
2.插柳
“柳”所具有的色彩以及节候性,使之成为新生和生命力的象征,是初春时节最具代表性的植物。插柳是古人在寒食节的又一项节日活动,每至寒食期间,人们折下柳枝新芽放于门前檐下,谓之“寒食插柳”。关于“寒食插柳”的起源,人们有不同的认知,其中“为介子推招魂说”和“插柳避邪说”流传最广。有学者认为寒食节是为纪念贤臣介子推而设,故寒食节的习俗也当是围绕着介子推而形成。寒食节期间,柳枝随风飘舞好似招魂幡,也就承载了为贤臣介子推招魂续魄的功能。另一“插柳避邪说”受佛教影响,古人认为柳可以驱鬼, 称之为“鬼怖木”,寒食期间,百鬼出没,为防止鬼的侵扰,人们插柳避之。至今民间仍流传“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
图7 插柳
3.扫墓春游
寒食节有扫墓祭祖与踏青春游相结合的习俗,祭拜先祖的肃穆悲伤与踏青春游的欢快享乐集结于寒食节。此种风气在唐朝更甚,见之于唐人杨巨源的《清明日后土祠送田彻》中: “清明千万家,处处是年华。榆柳芳辰火,梧桐今日花。祭祀结云绮,游陌拥香车。惆怅田郎去,原回烟树斜。”。即使唐代官府对因扫墓而衍生出的春游活动采取禁断态度,但民间人们在拜扫之余,踏青郊游、游艺娱乐,倦犹不归。张籍有《寒食书事二首》描写踏青风俗,曰:“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舞爱双飞蝶,歌闻数里莺。”
图8 风筝
4.放风筝
风筝即纸鸢,出现于大约公元四世纪,《墨子·鲁问》中记载的“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指的就是我国最早的风筝。风筝最初出现在军事活动中用于传递消息,至唐朝放风筝成为寒食节的一项备受喜爱的娱乐活动。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项活动外,寒食节还有许多颇具规模的娱乐活动,例如蹴鞠、咏诗、斗鸡、拔河、打马球等等,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
两汉之际寒食节的习俗活动仅限于禁火、寒食和祭祀介子推,无疑是相当单调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寒食节获得较大发展,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春季节日。具体说来,这一时期寒食的节俗主要有:
1.禁火、赐火
南朝梁宗《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相传春秋时晋国介子推辅佐重耳回国后,隐于山中,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抱树而死,文公为悼念他,禁止在子推死日生火煮食,只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俗,叫做寒食禁火。
今天的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也有少数地方仍然禁火三天。说到这个时节的风俗,首先当然是寒食禁火及之后的赐火、新火。唐诗里有很多此类诗句。卢纶《舟中寒食》说:“斗鸡沙鸟异,禁火岸花燃。”这天虽然禁止生火,但岸边的花儿却开得像要燃烧起来一样,写得很是有趣。宋代的林逋袭取其意,写了两首《山中寒食》,其中一句说:“中林不是不禁火,其奈山樱发欲燃。”杜甫还写过一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虽然讲的并非是寒食,但林逋可能就是从杜甫和卢纶那里受到了启发,才写出这个好句的。“禁火”和“花燃”,在唐代诗人心里应该是一个有趣的对比吧。当然,说到禁火和赐火,最有名的还是韩翃那首《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这首诗,就是寒食节从“禁火”到“新火”的忠实记录。古代的富贵人家不用自己生火,而是由皇宫里生出新火后,用蜡烛分赐到各个贵族之家,称为“赐火”。西汉末年,汉成帝曾一天之内就给太后王政君家封了五个侯。当时,五侯之家是长安城里最受恩宠、最有权势的家族。韩翃这首诗里说,汉宫用蜡烛把新火分赐给各个贵族,最先受赐的就是这五侯之家了。
2.踏青、赏花
所谓“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寒食清明时节,天气温暖,百花盛开,浪漫的唐人当然要出门踏青了。出城郊游,踏青赏花,欢宴饮酒,是唐诗写寒食清明的常见场景。王维有一首《寒食城东即事》说:“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寒食那一天,诗人来到长安城东郊春游,溪水之上,人家寥落,桃李盛开。但见少年儿女竞相蹴鞠、荡秋千,很有生机。长安的贵游子弟、公子王孙不正是每天都这样遨游么?也不必在清明和上巳这两个时候啊。寒食、清明是踏青的好日子,还有一个适于踏青的好日子,就是上巳,俗称“三月三”,这一天要去水边“祓禊”,王羲之《兰亭集序》就是讲这个事。
3.寒食春游
即使穷苦如杜甫,也不能例外,他说“佳辰邀赏遍,忽忽更何为”。杜甫只能与二三好友一起赏花饮酒,但对于达官贵人,郊游的排场就阔多了。杜甫的一首《清明》写道:“著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各自军中至。”万人空巷,出郊游赏,军中显贵更是随从喧嚣,车马争道,好一派“满城人人皆若狂”的盛景。
杜甫晚年漂泊江湖的时候,有一年寒食,在船上写了一首《小寒食舟中作》“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同样是佳辰饮酒,却只能“强饮”。同样是看花,但人已年老,好似雾里看花。况值唐朝多难,长安飘摇,个里情怀,非五陵年少所能解也。
4.扫墓
踏青郊游,当然是欢快的事情,但还有一种风俗却很沉重了,就是扫墓。清明扫墓,古今所同,唐人也不例外。卢纶在《寒食》中说:“莺啼远树多从柳,人哭荒坟亦有花。”寒食清明的时候来扫墓哭坟,很是凄凉了,但荒坟上也开满了野花,这种死亡与新生的对比,真是一种奇特的审美体验。中国人选这么一个春光美妙的日子拜祭先祖,可能也是大有深意呢。
但是有个诗人熊孺登,好像是故意跟卢纶作对似的,写了一首《寒食野望》:“拜扫无过骨肉亲,一年惟此两三辰。冢头莫种有花树,春色不关泉下人。”两相对比,就让人觉得奇怪了:卢纶觉得坟头有花,给凄凉中添了一些暖色;而熊孺登却让人别在坟头种开花的树,人间的春色,与去世的先辈有何关系呢?其实细想之下,也很合理:卢纶是看别人家扫墓,熊孺登则是扫自家的墓,当然孺慕之情更胜过赏花之心了。
图9 扫墓
5.斗鸡
斗鸡走狗,这是长安五陵年少、贵游子弟最喜欢的娱乐。但到了寒食清明节,斗鸡之风更胜,杜淹的《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写得最详细:“寒食东郊道,扬鞲竞出笼。花冠初照日,芥羽正生风。顾敌知心勇,先鸣觉气雄。长翘频扫阵,利爪屡通中。飞毛遍绿野,洒血渍芳丛。虽然百战胜,会自不论功。”刚出笼的斗鸡,器宇轩昂,羽毛鲜亮,想必是十分美丽威武的。斗鸡的爪子和喙上都披上金盔铁甲,以增加杀伤力,两只鸡斗起来的时候,也是相当血腥的。尤其“飞毛遍绿野,洒血渍芳丛”这一句,鸡毛鸡血洒在花草之上,美艳而且残酷,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审美。
张说写过一首《奉和寒食应制》,他说:“斗敌鸡殊胜,争球马绝调。”前一句自然是说斗鸡,那后一句“争球”是干什么呢?这就是寒食节的另一个游戏:蹴鞠。
6.蹴鞠、马球
马球即骑马持杖打球。
唐人喜欢蹴鞠,不过唐人蹴鞠跟现在的足球不一样,而是在马上用球杆打,一群公子王孙,银鞍白马,喧呼驰逐,意气风发,很能体现唐人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春和景明的时候,出来打球也是疏通血脉、锻炼身体的一项运动。王维有一句诗:“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说蹴鞠飞得比鸟儿还高,秋千荡得超过了杨柳的树梢,真是一群精力旺盛的年轻人啊!
杜甫一首很有名的《清明》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皮日休说:“击鞠王孙如锦地,斗鸡公子似花衣。”都是说蹴鞠,只不过一个悲凉,一个欢快罢了。
7.秋千
读了几句蹴鞠的诗,不知道读者朋友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唐代诗人写寒食清明的时候,喜欢把蹴鞠和秋千放在一起说,这是为什么呢?清明时节,天气回暖,长安少年可以到户外去斗鸡,去蹴鞠,那女孩子在家里做什么呢?就是荡秋千。相比于斗鸡蹴鞠这样竞争性的体力游戏,女孩子似乎更喜欢在杨柳风中安静地荡着秋千。因为荡秋千是一种很温和的游戏,所以唐人写了很多清秀的小诗,李商隐就有一首《走笔答评事翁家赐饧粥》:“粥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今日寄来春已老,凤楼迢递忆秋千。”最后一句实乃名句,但相信很多人被前面的“粥香饧白”吸引了,饧是用麦芽熬成的糖,饧和粥都是寒食清明要吃的食物。
韩偓还有一首《秋千》,非常活泼可爱:“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樽。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这首诗说,有一个姑娘荡秋千荡得累了,就索性把罗裙解下来,指点着仆人拿一杯醍醐来喝。看到客人来了,就赶紧笑着躲起来,但是又想偷偷看客人长什么样,就故意在中门里搓着梅子。这不禁让人想到李清照的那个名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同样是女孩子荡秋千,但韦庄的这首诗就更活泼热烈些:“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清明时节,春意萌动,同样萌动的还有年轻人的情绪。苏轼后来写道:“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不知是否受到了韦庄的启发?
8.泛舟
“寒食万家游舫”可见当时的胜景,“疏疏密密,帘缬旗红相望”是何等的气势,“歌笑箫鼓乱清唱”又是何等的热闹。比起郊外踏青,又是一番别样感受。词的下片笔势一转,写到靖康之后,仅十年间,这种繁华不再,胜景难寻,“念舞板歌尘,远如天上。”不禁使人兴尽悲来,“醉魂空舞扬。”只是又逢佳节,更添伤感。在另一首《极相思》中,吕渭老描写的更为直露:“西园斗草归迟。隔叶啭黄鹂。阑干醉倚,秋千背立,数遍佳期。寒食清明都过了,趁如今、芍药蔷薇。衩衣吟露,归舟缆月,方解开眉。”唯有“归舟缆月”才有寒食滋味,可见在北宋盛世,寒食节泛舟是一项较为普遍的风俗。
9.镂鸡子
镂鸡子将鸡蛋雕刻出图案并且临摹上色彩,制作成形象精美的工艺品,叫做镂鸡子。镂鸡子一则可以美化食品的外观,二则还可以作为礼物馈赠友人。
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黄)作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区这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杂粮炒熟,拌以各类干果脯,磨成面)。
在唐诗中大量记载了寒食盛况:上坟、斗鸡子、郊游、荡秋千、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最古老。之后又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重大活动。届时家人或族人同到先祖墓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把子推燕、蛇盘兔撒在墓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放在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寒食插柳,原为怀念介子推之意。
寒食节,民俗要蒸寒燕来庆祝,用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的飞燕、鸣禽及走兽、瓜果、花卉等,着色后插在酸枣树的针刺上,装饰房间,也以礼物送人。寒食节的食品也很丰富,在南方,人们喜欢采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米团子,“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来。另外还有寒食粥、寒食面、浆、青精饭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包括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蛇盘兔,必定富”,取富民之意。清明节小吃中,还有煮鸡蛋。鸡蛋要染成红色,带在身上。孩子们相互嬉戏,在武汉周边农村至今留传这样的习俗,“三月三,煮鸡蛋”的民谚流传至今。在北方,尤其是内蒙古地区,人们喜欢吃枣饼、黄米糕等。寒食节到来时,家家户户忙着蒸各种面食,把各种面人、动物、花草等,涂以鲜艳的色彩,来求得全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有些地方,未满十二周岁的孩子,在每年寒食节这一天,家里都会给他们蒸面食。女孩蒸的是燕子,男孩蒸的是蛇盘兔,以求一年富贵吉祥。
北京寒食节饮食习俗,最能代表北京的“京华寒食十三绝”是“三蒸、四烤、六炸”:“芸豆卷、豆面糕、艾窝窝;烧饼、火烧、螺丝转、硬面饽饽;炸糕、炸三角、蜜麻花、姜汁排叉、馓子麻花、卷果”。
唐宋时期人们将寒食节清明节融为一节,清明前两日人们因为寒食节而禁火,到了清明节这天清晨点燃新火,预示着辞旧迎新。
饭牛,在清明要煮上一锅小米干饭让牛餐一顿以搞劳它一年的苦劳谓之“饭牛”其他地区也用稀饭玉米饼子喂牛马驴有谚日“打千骂万,清明一饭”、“打一千骂一万,熬到清明喝稀饭”。长岛地方又说这天是“驴生日”,此日必吃高粱米稠粥,饭熟时先盛一碗喂驴,故歌谣有云“打千骂一万,忘不了清明这碗饭”。
唐王朝为寒食节注入了新的习俗,即由政府主持举行盛大的改火仪式,包括禁火、取新火、颁新火三个主要环节。
1.对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的影响
①忠孝文化:介子推割股奉君、功不言禄的典故体现了他为了大局尽职尽责、无私无畏、舍生取义的“忠君之德”,彰显了深明大义的“正直之德”。忠孝思想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正是因为“ 忠”与“孝”核心价值观的代代传承,中华民族才保持了强大的凝聚力。可以加强人民群众的道德自律,规范个人行为;可以促进人民群众敬老孝亲,构建和睦家庭;可以增进人民群众睦邻友好,共筑和谐社会;可以增强人民群众的爱国意识,凝聚国家力量。
②游戏习俗:斗鸡、拔河、秋千、风筝、蹴鞠、斗草、打马球、挑菜。寒食过后就是清明,清洁明净,寒气消退,春暖花开,万象更新。家家户户都会走出户外踏青、春游、赏花,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增加乐趣。
③扫墓祭祖:春天是新生的季节,代表所有美好的事物在继续发展。而扫墓哭坟虽然凄凉,但是也体现了“饮水思源”“不忘本”的思想。尤其是当今时代,我们缅怀先烈,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更是要强调我们不应该忘记为我们创造太平盛世的英雄们。在如此美好的春天祭祖,是新生与死亡跨越时空的对话。
④改火与新年:熄灭旧火,燃起新火,一般一年一改火。古人得火并不容易,所以一旦燃起就要保证一直燃着,但同时也认为火燃烧太久会给人带来疾病,所以火种一年熄灭一次,在此期间,没有火可用,便要备好冷食。
⑤插柳戴柳:形式多种多样,把柳条插在门楣上,妇女戴柳条作为点缀,孩子用柳条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主要是为了驱邪避难、平安吉祥。
⑥饮食文化:粥—大麦粥、桃花粥。撒子。鸡蛋(画蛋、节蛋)。润饼(春饼)。采食螺蛳。夹心饼。糯米酪、麦酪、杏仁酪。驴打滚。奶油炸糕。
2.对我国节假制度的影响
唐朝时正式把寒食节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影响了后世历朝历代节假日制度的确立。节假制度是统治者顺乎世俗人情、体谅官吏的表现。使得官员的家庭伦理关系和人际关系得以维系和妥善处理,有效保障了国家机关的正常、高效运转,对唐代乃至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使得国家重要的传统节日得以保留与发展,为我国传统节日的传统风俗文化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寒食》
作者: 孟云卿 年代: 唐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貧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日献郡守》
作者: 伍唐珪 年代: 唐
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寒食寄京师诸弟》
作者: 韦应物 年代: 唐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寒食》
作者: 韩翎 年代: 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野望吟》
作者: 白居易 年代: 唐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
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
作者: 李峤 年代: 唐
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
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
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
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
《寒食》
作者: 卢象 年代: 唐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
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
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
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
光烟榆柳灭,怨曲龙蛇新。
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
《寒食》
作者: 韦应物 年代: 唐
晴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
彩绳拂花去,轻毬度阁来。
长歌送落日,缓吹逐残杯。
非关无烛罢,良为羁思催。
《寒食》
作者: 卢纶 年代: 唐
孤客飘飘岁载华,况逢寒食倍思家。
莺啼远墅多从柳,人哭荒坟亦有花。
浊水秦渠通渭急,黄埃京洛上原斜。
驱车西近长安好,宫观参差半隐霞。
《寒食夜》
作者: 韩偓 年代: 唐
恻恻轻寒剪剪风,杏花飘雪小桃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细雨中。
《北邙行》
作者:张籍 年代:唐
洛阳北门北邙道,丧车辚辚入秋草。
车前齐唱薤露歌,高坟新起白峨峨。
朝朝暮暮人送葬,洛阳城中人更多。
千金立碑高百尺,终作谁家柱下石。
山头松柏半无主,地下白骨多于土。
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
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
《寒食有怀》
作者: 薛能 年代: 唐
流落伤寒食,登临望岁华。
村球高过索,坟树绿和花。
晋聚应搜火,秦喧定走车。
谁知恨榆柳,风景似吾家。
《寒食前有怀》
作者: 温庭筠 年代: 唐
万物鲜华雨乍晴,春寒寂历近清明。
残芳荏苒双飞蝶,晓睡朦胧百啭莺。
《途中寒食》
作者: 宋之问 年代: 唐
马上逢食,愁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滇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汜上作》
作者: 王维年代: 唐
广武城边逢暮春,汶阳归客泪沾巾。
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
《杂曲歌辞·渭城少年行》
作者: 崔颢年代: 唐
秦川寒食盛繁华,游子春来喜见花。
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
《寒食后北楼作》
作者:韦应物 年代: 唐
园林过新节,风花乱高阁。
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
《小寒食舟中作》
作者: 杜甫 年代: 唐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寒食野望吟》
作者: 白居易 年代: 唐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东望》
作者: 赵嘏 年代: 唐
楚江横在草堂前,杨柳洲边载酒船。
两见梨花归不得,每逢寒食一潸然。
斜阳映阁山当寺,微绿含风月满川。
同郡故人攀桂尽,把诗吟向泬寥天。
《寒食》
作者: 王禹偁 年代: 宋
寒食江都郡,青旗卖楚醪。
楼台藏绿柳,篱落露红桃。
妓女穿轻屐,笙歌泛小舠。
史君慵不出,愁坐读离骚。
《寒食夜》
作者: 苏轼 年代: 宋
漏声透入碧窗纱,人静秋千影半斜。
沉麝不烧金鸭冷,淡云笼月照梨花。
《点绛唇·寒食今年》
作者: 陈与义 年代: 宋
寒食今年,紫阳山下蛮江左。竹篱烟锁。何处求新火。
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愁无那。短歌谁和。风动梨花朵。
《寒食雨二首》
作者: 苏轼 年代: 宋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满江红》
作者: 辛弃疾 年代: 宋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流水暗随红粉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如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一)历史意义
1.丰富了传统道德的核心理念,对民众起到教化作用
其一,寒食节的“改火”学说,在新旧火交替之时需要禁火,表达了顺应天意,祈求来年幸福,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其二、儒家孝悌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道德观念之一。西汉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官方推崇的主流学说。因为介子推割股奉君尽忠孝之事,是忠君爱国,不求名利的道德理念,文公复位后为报答介子推放火烧山,但介子推抱树而死,这体现了他归隐于野,施恩不图报、功成身退的义。介子推和公子重耳的关系符合当时君臣之间的关系,塑造介子推忠君爱国,高风亮节,功不言禄的形象。通过寒食节来对民众起到教化作用,符合儒学忠君爱国的道德要求,获得了百姓的推崇,在民间起到良好的示范效益,同时加强对政权的巩固。
2.促进古代社会活动、饮食、文化多样化发展
在唐宋时期,寒食节被官方认可,唐玄宗时正式把寒食节作为国家的法定节日并传承至今,为寒食节的发展提供了较为肥沃的土地。寒食节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从单一的禁火寒食中发展出多样的社会活动,据宗懔《荆楚岁时记》所载,寒食节的主要活动除了寒食禁火外,还包括了挑菜、斗鸡、镂鸡子、斗鸡子等,不仅如此,还包括踏青、赏花、蹴鞠、品茶等活动。除社会活动外,饮食文化也变得丰富起来。人们为在寒食节达到饱腹的效果,创造出饧大麦粥、子推饼、干粥、麦粥等。以寒食节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层出不穷,从屈原《九章·惜往日》到明清达千首,而介子推的故事也被作为元杂剧,明清小说的创作题材之一,影响广泛而深远。
3.推动中华各民族文化融合
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其中寒食节在民族融合中也发挥了作用。据《晋书·石勒载记》说,羯族奴隶石勒起兵建国后赵称帝后的咸平三年(331年)“因雹起西河介山”而扩大到山西、河北的千里大地,有人认为是因“去年禁寒食”所致。故石勒又下诏曰:“寒食既并州旧俗,朕生其俗,不能异也……,请普复寒食,更为植嘉树,立祠堂,给户奉祀”,于是“复寒食如初”。稍后,鲜卑族人建立北魏政权后是先禁后复,《魏书·高祖记》载:延兴四年二月辛未,禁断寒食;太和二十年二月癸丑诏:介山之邑听为寒食,自余禁断。由此不仅看出民俗力量对官府政策的影响,也证明少数民族统治者对汉民族风俗有一个接受和认同过程,就是民族文化相融合的过程。据《金史·章宗本纪》载,明昌元年(1190)二月壬寅谕有司“寒食给假五日”。蒙古族所建的元朝对寒食清明节放假、祭陵已成定制。据《元史·文宗本纪》载“诸官在三百里内,三年听一,给省亲假二十日,无父母者五年听一,给拜墓假十日。又据元英宗至正三年《大元通制》中规定“诸流囚居役者,非遇元正、寒食、重午等,并勿给假”,其意是流囚犯人在这三个节日给假,可见元代对寒食节的重视。东北满族建立满清立朝后,清明节放假祭陵的习俗也一直沿续下来。
可见当时少数民族统治者对寒食节的肯定和推行,有利于缓解民族矛盾,稳定社会关系。对民族团结和文化的融合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当代意义
1.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
寒食节文化中由“子推说”所体现的家国一体的格局,忠君爱国的情操以及不求回报的文化理念,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文化的创新、传承,使寒食节的“忠孝”文化内涵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新的发展,强化了家国亲仁,敦睦邻里,感恩图报的社会公德,同时加入祭祖扫墓活动,内涵不断扩大,发展为祭祀祖先,怀念革命先烈,共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寒食节承载着“忠孝”核心价值观与新时代爱国的价值观相结合,符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2.有利于提高个人道德品质和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寒食文化以“忠孝”为文化主题,所蕴含的核心理念与有利于提高个人思想和行为,以“介子推”为主体的寒食节的忠孝文化对如今社会淡漠的邻里关系向和睦关系的转变起到推动作用,促进人们尊老爱老的社会意识,构建和谐社会。忠孝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爱国意识,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
3.寒食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与保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传承民族精神重要的纽带和桥梁。寒食节的“忠孝”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将核心价值观代代相传,将传统节日传承下去,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是我们每个人需要做的事情。如何创新发展传统节日,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我们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如何能让“忠”和“孝”文化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使传统文化更具有包容性,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对于保护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
李中建
[1] 朝黎明.“寒食节”习俗探源及文化思考[J].语文学刊,2013,33(05):61-62.
[2] 安亚静.《黄州寒食诗》的文学意义[J].书法赏评,2017,31(02):35-38.
[3] 赵书.北京寒食节饮食习俗管窥[J].时代经贸,2011,9(04):62-63.
[4] 钟雨杉,成贤康.被人遗忘的“韩式”文化——寒食节[J].文化学刊,2016,11(11):100-102.
[5] 秦太明. 传承与责任——写在第三届清明寒食文化节之际[C].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11:5.
[6] 张小稳.从地区性的哀思到全民性的欢愉——寒食节的诠释史研究[J].民俗研究,2017,33(06):102-107+159-160.
[7] 罗恒宇.从儒家思想的影响看寒食节从汉到唐宋的兴衰[J].宜宾学院学报,2014,14(08):93-97.
[8] 刘绍义.古人为何将“寒食节”并入“清明节”[J].文史博览,2018,59(04):43.
[9] 王晶晶. 国家与社会视角下的唐宋节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12-17.
[10] 张永芳.韩翃《寒食》赏析[J].名作欣赏,2007,28(09):13-15.
[11] 马知遥. 寒食、清明的人文传播和现代传承——以山东当地清明节习俗为例[C].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11:8.
[12] 方盛良.寒食、清明与诗[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7,58(04):14-16.
[13] 刘晓峰.寒食不入日本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0(03):86-96.
[14] 丰家骅.寒食风俗[J].寻根,2003,10(06):54-58.
[15] 刘杰.寒食火禁与介子推故事关系考论[J].晋阳学刊,2012,33(05):10-13.
[16] 韩晓雯.寒食节仲春的祭奠与狂欢[J].中医健康养生,2019,5(04):70-73.
[17] 武晔卿.寒食节、上巳节与清明节合流考[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2(10):132.
[18] 许顺荣.寒食节[J].浙江消防,1998,12(03):29.
[19] 李锋军.寒食节插柳节俗探源[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18(0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