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数字博物馆

赵氏孤儿传说 省级

赵氏孤儿传说最早见于《左传》《史记》,后《东周列国志》《大元大一统志》《太原志》《大明一统志》《山西通志》《清徐县志》均有记载。
  • 分类:民间文学
  • 地区:清徐县
  • 申报地区:清徐县清源镇大北村村民村委会

  • 批准时间:2007
  • 遗产编号:Ⅰ-4
说春秋晋景公时,奸臣屠岸贾把持朝政,屠岸氏为壮大其势力,常在景公面前诬蔑忠臣赵盾生前杀了先帝灵公,招勇士藏兵器,图谋造反。景公听信权臣屠岸贾谗言,下令将赵氏家族三百余口在屠岸贾的属地(今清徐县贾兆村)满门抄斩。而赵盾的儿子赵朔之妻是景公之姑母,当时临近产期,在朝臣韩厥、门客程婴、公孙杵臼相助下,进宫隐藏。屠岸贾上奏景公欲斩草除根,景公念姑侄之情未允。程婴想用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换下赵氏孤儿,由公孙杵臼抚养成人。公孙杵臼认为自己已风烛残年,无力扶孤,愿舍去老命,救养忠良后代。二人遂议下了救孤之计。屠岸贾搜不出赵氏孤儿,便向全国发出公告,如有报告孤儿下落者重赏,否则就将全晋与孤儿同庚之婴,全部杀绝。为保护孤儿和全国无辜之婴,程婴按与公孙杵臼商议之计,向屠岸贾报告了“赵氏孤儿”的下落。屠岸贾下令杀害了公孙杵臼与假孤儿。程婴带着孤儿藏匿于盂山。15年后,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得知自己的身世,在韩厥的帮助下得到晋景公的认可,与程婴一起还朝,带兵征伐屠岸贾。程婴见赵武大仇得报,沉冤得雪,不肯独享富贵,拔剑自刎,与好友公孙杵臼合葬一墓,后人称为“二义冢”。[1]
传说梗概

赵氏孤儿传说最早见于《左传》《史记》,后《东周列国志》《大元大一统志》《太原志》《大明一统志》《山西通志》《清徐县志》均有记载。

传说春秋晋景公时,奸臣屠岸贾把持朝政,屠岸氏为壮大其势力,常在景公面前诬蔑忠臣赵盾生前杀了先帝灵公,招勇士藏兵器,图谋造反。景公听信权臣屠岸贾谗言,下令将赵氏家族三百余口在屠岸贾的属地(今清徐县贾兆村)满门抄斩。而赵盾的儿子赵朔之妻是景公之姑母,当时临近产期,在朝臣韩厥、门客程婴、公孙杵臼相助下,进宫隐藏。屠岸贾上奏景公欲斩草除根,景公念姑侄之情未允。程婴想用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换下赵氏孤儿,由公孙杵臼抚养成人。公孙杵臼认为自己已风烛残年,无力扶孤,愿舍去老命,救养忠良后代。二人遂议下了救孤之计。屠岸贾搜不出赵氏孤儿,便向全国发出公告,如有报告孤儿下落者重赏,否则就将全晋与孤儿同庚之婴,全部杀绝。为保护孤儿和全国无辜之婴,程婴按与公孙杵臼商议之计,向屠岸贾报告了“赵氏孤儿”的下落。屠岸贾下令杀害了公孙杵臼与假孤儿。程婴带着孤儿藏匿于盂山。15年后,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得知自己的身世,在韩厥的帮助下得到晋景公的认可,与程婴一起还朝,带兵征伐屠岸贾。程婴见赵武大仇得报,沉冤得雪,不肯独享富贵,拔剑自刎,与好友公孙杵臼合葬一墓,后人称为“二义冢”。

  • 非遗数字博物馆: 13903548655
  • 地址: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文华街199号
  • 邮编: 030619
Copyright © 云亭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5009101号-1 版权所有 ©晋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