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数字博物馆

汾孝秧歌 省级

汾孝秧歌也称“圪圈圈”秧歌,流传于山西汾阳、孝义一带,最初以民间歌舞形式撂地演出,故又称“地秧歌”,后来发展成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地秧歌”和以唱曲为主的“文场地秧歌”两种形式。“文场地秧歌”吸收了各类民间故事情节,又加入人物扮演,逐渐向戏曲表演形式过渡,形成了集歌、舞、乐、技四位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
  • 分类:传统戏剧
  • 地区:山西省
  • 申报地区:山西省孝义市传统文化研究会

  • 遗产编号:Ⅳ-7
历史渊源

一直以来汾孝秧歌是“下里巴人的把戏”,它并没有引起官员和文人士大夫的注意,所以没有具体的参考文献。近些年来,随着汾孝秧歌的普及和发展,其生存空间正在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它,但是它的起源与形成还存在诸多疑问。起源很难证明,只能在一些民间传说以及相关文字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证实。关于汾孝秧歌的历史渊源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说为“插秧说”,“秧歌是中国农民在从事集体的农作劳动中,为了统一动作、减轻疲劳、增加速率,而集体创作出来的”。这一结论从起源学上对秧歌进行解释,即秧歌是插秧之歌。从劳动论的角度来说,农民在耕种的过程中产生了秧歌。

一说为唐代宫廷舞演变而来之说,汾阳城以西栗家庄、堡城寺曾是汾阳王郭子仪的饷田。堡城寺村历史上也叫郭太尉庄。郭氏家族中饷田的经管人,由长安来到汾阳后,将宫廷中流行的打击乐舞传到了栗家庄,并由此发展为汾阳地秧歌。汉以来,民间流传一种踏地为节,边歌边舞的“踏歌”。“踏歌”在唐代分为两支,一支在民间流行,另一支被加工成宫廷舞蹈。

另一说为歌颂梁山好汉之说,相传北宋时期,河北猎户田虎占据汾州、平阳、潞安等五州五十六县。在汾阳起造宫殿,设文武官员,冒称晋王,与北宋分庭抗礼。宋江、卢俊义等梁山好汉曾来汾平乱,汾阳人民仰慕梁山好汉的侠义,于是在当地流传的秧歌中加进了许多歌颂梁山好汉的内容。演员的角色、造型、服饰、道具均于梁山英雄好汉挂起勾。反映了汾阳人民崇尚习武的传统,揭示了地秧歌与武术的渊源关系。

还有一说为祭神禳瘟之说,这一说法源自汾阳地秧歌演员的脸谱常常绘有蝎子、蜘蛛、蜈蚣、蛇、蟾蜍“五毒”的图案。汾阳地处黄土高原,十年九旱,易遭虫灾祸害。每年人们都要举行专门的活动,祈神求雨,禳除虫灾。在这些酬神赛享的活动中,人们将灭杀的蝗虫等尸体送入田间埋,并以舞蹈的形式,以示神圣,表达希冀。

 


  • 非遗数字博物馆: 13903548655
  • 地址: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文华街199号
  • 邮编: 030619
Copyright © 云亭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5009101号-1 版权所有 ©晋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