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数字博物馆

民间绣活(和顺刺绣) 省级

牵绣的最早起源,实物上已无法考证,只能从典籍传说中寻找根源。“牵绣”一词,最早见于《礼记》和《诗经》。《礼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挑绣之,为吉”。“台门而旅树,绣黼丹中衣,大夫之僭礼也。”
  • 分类:传统美术
  • 地区:和顺县
  • 申报地区:和顺县

  • 批准时间:2009
  • 遗产编号:Ⅶ-7
据传公元前513年的晋国时期,晋献公在大婚之际,令宫中能工巧匠用落金片制作十种果子造型的金花缀于鞋上,然后让新娘子姜氏穿上“十果鞋”,意在宣扬晋国吞并十国(“国”“果”谐音)的丰功伟绩。为了让全国百姓永远记住晋献公的文治武功,宫中所有女子的鞋面上必须绣上石榴花、桃花、佛手、葡萄等钦定的十种花果纹样,同时还提倡全国平民女子出嫁时必须穿着“十果鞋”作为大婚礼鞋,以便世代都不忘晋献公的赫赫战绩。此俗渐渐流传于民间,然而民间百姓无金箔等贵重物品,于是就用针具、彩线绣出了“十果鞋”。民间缝制鞋时为了结实、耐磨,一般都是用多层布裱糊后成硬质鞋底,男子的鞋在鞋帮上针脚密密地纳出,而女孩子的鞋上要绣上各种花纹。
历史渊源

和顺县位于山西省东陲,太行山中段,清漳河上游,地形以山地、丘陵居多,仅在清樟河沿岸有小块平川,是典型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在此基础上,多数家庭女性都擅于纺织、刺绣等针线技艺,具有深厚的女红文化底蕴。和顺刺绣因独特的牵制技艺而闻名,是晋绣硬质绣的代表。

牵绣的最早起源,实物上已无法考证,只能从典籍传说中寻找根源。“牵绣”一词,最早见于《礼记》和《诗经》。《礼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挑绣之,为吉”。“台门而旅树,绣黼丹中衣,大夫之僭礼也。”《诗经》:“君子至止,锦衣狐裘。君子至止,  衣绣裳。”到了魏晋南北朝,民间牵绣成为世风。民间口述史,亦有“十果鞋”的传说。据传公元前513年的晋国时期,晋献公在大婚之际,令宫中能工巧匠用落金片制作十种果子造型的金花缀于鞋上,然后让新娘子姜氏穿上“十果鞋”,意在宣扬晋国吞并十国(“国”“果”谐音)的丰功伟绩。为了让全国百姓永远记住晋献公的文治武功,宫中所有女子的鞋面上必须绣上石榴花、桃花、佛手、葡萄等钦定的十种花果纹样,同时还提倡全国平民女子出嫁时必须穿着“十果鞋”作为大婚礼鞋,以便世代都不忘晋献公的赫赫战绩。此俗渐渐流传于民间,然而民间百姓无金箔等贵重物品,于是就用针具、彩线绣出了“十果鞋”。民间缝制鞋时为了结实、耐磨,一般都是用多层布裱糊后成硬质鞋底,男子的鞋在鞋帮上针脚密密地纳出,而女孩子的鞋上要绣上各种花纹。无论是纳还是绣,每一针每一线都必须用力牵紧,所以百姓又称这种刺绣为“牵绣”。从此这种刺绣工艺便从绣花鞋延伸到衣服及其它用品上。据隋史记载,凡为军户、役戌时,戎装图绣,以示军威。这种盛于民间的绣法在北方更广泛。到唐朝武则天时代,曾有并州(泛指山西)民间彩绣贡品,受到她的称赞和青睐,并奖给其锦缎。还有一些文学作品,对牵绣有种种描写。如东晋时期的王嘉撰梁萧倚整理的《拾遗记》中有一篇记述了魏文帝曹丕的爱姬薛灵芸入宫后的知活。“……上改灵芸名曰‘夜来’……”外国献火珠龙鸾之钗,帝曰:“明珠翡翠尚不能胜,况乎龙鸾之重?乃止不进。夜来妙于针工,虽处于深帷之内,不用灯烛之光,裁绣成。非夜来缝绣帝则不服。宫中号为针神。”牵绣制作,到清朝称为鼎盛阶段。建国后上世纪五十年代,民间各种绣艺活动重新萌芽,至二十一世纪初,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活动如火如荼,蕴积于民间的牵绣技艺又逐渐繁盛起来。村中的妇女们,重新拿起剪刀,绣花针,开始了一针一线的牵绣事业,涌现了一批批牵绣艺人和非遗传承人,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图1:和谐长寿

自公元3-6世纪魏晋南北朝以来,牵绣在民间已成世风。《隋史》记载,“凡为军户,役戍时,戎装图绣,以示军威。”这种盛于汉族民间的绣法在北方更为广泛。清代中期,统治者在民间选绣,十分注重“牵绣”的女工妙手,征于织造府,从事为皇家以及官府制服。牵绣与苏绣、粤绣、湘绣与蜀绣等绣种一起达到了鼎盛,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牵绣是“硬质绣”,其它四大名绣为“软质绣”。这是因为牵绣与其他绣种相比,特点就在于它是在五层布上进行刺绣,利用多层布裱糊成硬质的各种形状,然后用力牵紧每根线,绣出各种图案。相对来说,硬度较强、难度较大。但从绣品的立体感来看,牵绣却胜过其他大多数绣种。2006年,和顺牵绣成功申请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牵绣这门民间手工艺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也逐渐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 非遗数字博物馆: 13903548655
  • 地址: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文华街199号
  • 邮编: 030619
Copyright © 云亭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5009101号-1 版权所有 ©晋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