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卦山出南门的传说
在交城的古老传说中,有一个“上卦山,出南门”的传说。卦山在交城县城西北五里的地方,南门呢是在县城的正南面,出南门反而是绕远了。可是这个传说却流传了下来,并且是只有交城人才能听的明白。
在县城的北门坡那个地方,住着这么一个人,他在北门外的卦山道旁,种着几亩地。每年的端午期间,也是春种刚过不久,地里的庄稼正好需要施肥,过去施的肥是农家肥,也就是茅粪。这个人算是一泼皮无赖,到端午节这几天,也是交城卦山的古节,城里的人们在吃过饭后大多会三五成群,结伴去卦山游玩。从城里上卦山,自然会从北门出去,离卦山很近的。走到北门坡上,那人就会把青壮年男性叫停,让他们都得担一担茅粪,捎到卦山道的地里,并浇了庄稼。交城城里的人大多知道这个人是一个泼皮无赖,也不敢去理论,只好给他挑一担茅粪出北门。后面陆续跟上来的人群,看到这样的场面,也只好掉转身子往南门走去,从南门出城绕西城墙根底的路,上卦山去了。一路上人们把心中的怨气也要吐个痛快。有一个说话幽默的人就说道:“这真是上卦山出南门——绕远捷径”。
这句话也就这样在交城人中间传了开来,不知传了多少年,到今天形成了交城的“歇后语”:上卦山出南门——绕远捷径。
2. 二郎神与卦山的传说
相传,古代有个昏庸皇帝,十分宠信风水先生,朝中算士三五成群,于是国运衰退,民不聊生。这天早朝后,他又请风水先生们御园商议。风水先生便奏道:“看天相文水一带有恶龙出世,与皇帝争雌雄。”皇帝一听,心惊肉跳,忙问:“有何法能破?”其中一个风水先生说:“除非在恶龙出世之处压一座高大的佛塔,才能奏效。”
这天,皇家一行人来到大陵县上贤村,风水先生们见村北五龙山气势非凡,王气郁郁。于是赶紧奏明皇帝,皇帝马上传旨:“就在此地盖一座天下最高的塔!”因此,上贤塔又叫镇龙塔。
忽一天,二郎神担着两座大山由东向西而行,路过交城卦山,觉的前面挑的一座山比后面重,挑起来偏,于是放下扔掉大小八个土堆,继续西行。正走之间,忽然前额被什么碰了一下,拨开云彩一看,原来是一座高塔钻人云端挡住去路,于是二郎勃然大怒,放下山峰, 抽出扁担,照准塔的顶端打去。只听一声巨响,把个塔顶打得凌空而起,向南飞去,落在了距上贤村有三十里外的碱场村。二郎神再一看, 上贤塔还有大半截耸立云霄,要担山而过仍是不便,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就又抡起扁担,照准塔身打去。又是一声巨响,那塔身又飞了起来,落在了五里以外的冀村。从此以后,上贤塔只留下少半截根子。二郎放山的地方呢,因山落土,留下两座小山,就是现在的上贤坡。二郎神也由两只眼碰成三只眼。
两座小山一南一北,很像凤凰展翅,村人们便把它叫做凤凰山, 那时,风凰山风调雨顺,黑松茂盛,满山鸟鸣。到宋代,大忠臣杨业被潘仁美害死,只剩下个儿子杨六郎。杨六郎为报父仇告御状,扳倒潘仁美,潘仁美被发配边关。路过上贤坡,杨六郎预先埋伏,欲杀潘贼报仇。潘仁美钻入上贤坡的黑松林中。当时,由于树高林密,不便追杀, 杨六郎就把黑松林周转撒满了铁蒺藜,等潘仁美一出松林就被铁蒺藜扎住,当场被杨六郎抓获斩首。直到现在,上贤坡上还保留着潘仁美的坟墓,有的人家还保留着当时用过的铁蒺藜哩。这是后话不提。
再后来,到了元代有位武官在疆场上战死,他家里就从南方请来了一位风水先生,选择一块坟地。那风水先生就相中了上贤坡。可临挖坟时,风水先生再三嘱咐人们说:如果挖到一块石板,就别再向下挖了,也千万不要动那块石板。人们挖到两人深时,果然挖出一块四四方方的石板,可人们想:风水先生再三说不能动石板,说不定石板底下有什么宝贝呢!其中一个说:我们揭开看看吧!说着,众人便紧紧抠住石板,用力“嗨”的一声,石板翘开了!这一开不要紧,众人都惊呆了,原来石板下面竟是个大金蛤蟆;两只眼睛还滴溜溜地转哩!人们吓得又赶紧把石板盖上了。就在这时,石板缝里冒出一股火烟,上贤坡上的黑松林都被引着火了,接着,又刮起一场大风,火势更加猛烈,终于把整个上贤坡的黑松林全部烧光,连一颗松籽也没留下,此后就成了现在童山秃岭。
至于二郎在交城扔掉的八个土堆,则成为现在的卦山,至今,在卦山的一块巨石上,还留有二郎神的一个大脚印。
3.卦山聚宝盆的传说
卦山是由多座山峰环形排列而成的,不论远看近眺,四周高,中间低,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盆子”。并且以周围的山脊为界,“盆子”里大小柏树密密麻麻,遮天蔽日,而“盆子”外面却绝少树木,尽是童山秃岭。看着这种奇特景观,当地人就会告诉你,卦山有“聚宝盆”它还有个故事呢:
很久以前,卦山天宁寺的和尚养着一头小毛驴,主要用来骑乘或驮运东西。因为驴要吃草,所以,每当夏秋两季,监寺和尚就要派一名小和尚去割草喂驴,一天也不能脱空。小和尚每天上午扫院,念经学习,下午割草,半夜还要起身给小毛驴加草料,十分辛苦。监寺和尚还规定说,不能老在草多草高的山沟沟里割草,要每天换换地方。因为他担心,如果把山沟里的草割光了,既破坏了优美的风景,又会让周围村民会有意见。这一句话,虽是轻口而出,却给小和尚们出了个大难题。因为除了沟沟里、山坡上的草那是又少又低,每天要割一大捆草,实属不易。再说小和尚对小毛驴可亲着呢,如果小毛驴吃不饱、吃不好,小和尚也会因此而睡不好觉。这样一来,小和尚为了割好草,每天不得不费劲地东山跑跑,西山找找,辛苦又无奈。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天又一天,监寺和尚发现有个小和尚经常出去割草,不大一会功夫就回来了,而且割的那是草又嫩又高,小毛驴吃得却是很香很香。监寺和尚寻思着、迷惑着,是不是这小和尚又在山沟沟里割草了?心里琢磨着应该去核查一下,要是真的话,少不了训斥一顿。有一天,监寺和尚就顺着山沟的小路从南到北走了一遍,结果看到那里青草长得齐齐整整,根本就像没动过一样。他特别特别奇怪,小和尚到底是在哪里割呢?除了沟汋里,山坡上哪还有这么鲜嫩的草呀?第二天,小和尚拿着镰刀、绳子前脚刚走,监寺和尚就悄悄地跟在其后,他要亲眼看看小和尚究竟在哪里割草呢?小和尚走着走着,来到一个树木茂密的山崖下,那里有一块巨大的岩石,旁边有锅台大小一片青草,长的十分茂盛。只见小和尚弯下腰便割草,连地方也没挪动,三下五除二就割好了一大捆青草。此时,躲在树后面的监寺和尚看得十分真切,那一小片青草虽然割了很多,但好像没割过一样,依旧长得齐刷刷刷的。待小和尚回到寺,监寺和尚就悄悄地把这事告诉了方丈老和尚,方丈也说不明白。天黑之后,等小和尚睡了觉,方丈和监寺叫了一名年青和尚,扛着锄头,出了山门。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把树林里的小路照得花花点点。他们一行三人,由监寺和尚前面领路,不一会功夫,就来到那个山崖下。监寺和尚指着那片青草地说,就是这里,叫年青和尚刨挖。不一阵功夫,从坑里挖出一个瓦盆盆,看上去又脏又破,一点也不起眼。方丈和监寺十分泄气,方丈说扔掉算了,监寺说拿回去,当喂狗盆用吧!说罢,就把这个瓦盆盆提回了寺里,撂在了厨房门口,三人便回屋睡觉去了。第二天,吃罢早饭,做饭的伙头和尚把剩下的两碗小米粥倒盆子里,叫狗来吃。一只大狗和几只小狗,围着盆子吃了又吃,可盆子里的剩饭,一点也不见少。到了中午,伙头又把吃剩的一碗小米干饭倒进盆子里,那狗总也吃不完。监寺和尚看见了,就责备伙头糟蹋粮食。几天过去了,伙头和尚做饭可小心了,一点也不敢剩下,就是剩下一点,也不敢往狗盆里倒剩饭。谁料,狗每天围着盆子吃,而盆子里的剩饭总也不见少。“阿弥陀佛,这是个聚宝盆啊!”监寺和尚恍然大悟,急忙把盆子小心翼翼地洗干净后藏起来。他还偷偷地试着给聚宝盆里放进去一个银元宝,结果是拿出来一个,里面又有了一个,接着继续若干次,总也拿不完,个个元宝上都粘着剩饭小米粒。从此,监寺和尚就聚宝盆里变出来那些元宝,修建庙宇,把殿堂楼阁修建得又高又大,使得天宁寺成了名闻遐迩的大寺院。不曾料想,聚宝盆的秘密,不胫而走,不知是哪个和尚说漏了嘴,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遍了各府、州、县。于是,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乡村父老,都纷纷来卦山刨根问底,都想看看聚宝盆,饱饱眼福。常言说得好,花花世界,无奇不有。觊觎之心之人,蓄谋已久地瞄上了那个聚宝盆。如此一来,天宁寺出现了大麻烦,来卦山看宝的人那真是一天比一天多,寺院里大小的和尚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尽管在那个时候,羊肠小道,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但是骑马的、坐轿的、徒步的人,纷涌而至,不仅要在寺院吃顿饭,住一宵,看不到宝贝,甚至有人就是赖着不走。原先,方丈和监寺早就商量好,关于聚宝盆的事,决不可不轻易露给外人看,免得节外生枝,一来是怕碰破了,更主要的是怕弄丢了,此事非同小可。但眼下的场面如何控制,如何应付呢?大小和尚全员出动,又挑水,又烧水,就连白开水也供不过来,更别说吃饭了。望着寺院内外拥挤不堪的人群,方丈和监寺和尚犯了难,那些忙得满头大汗的大小和尚沉不住气时,就在私下议论:“何不把拿盆子拿出来让人们看看,不就得了吗?再说看看怕什么呢?看完他们不就走了吗?”大小和尚商量好,一起就去央求方丈。由于方丈心肠软,经不住大小和尚这么一撺掇,便狠很心,叫监寺把“聚宝盆”端了出来。大雄宝殿前的大院里,监寺和尚叫人们排好队,轮流去看放在桌子正中的宝贝。并发给每人一副碗筷,由伙头掌勺,从聚宝盆里舀给每人一勺粥饭。起初,人们看见盆子,还以为是老和尚随便找个烂盆子胡弄人呢,要不怎么如此不起眼呢?可到了后来,当人们亲眼看到一个小盆盆里的粥饭,成千人吃总也吃不完时,于是众人傻了眼,才知道这烂盆子是真正宝贝了。此时,混在看宝贝人群中,就有一个从很远地方来的人,他正是闻讯前来盗宝之人。当晚,他探得宝贝存放于藏经楼上,就千方百计把它偷了出来。心想:连夜下山吧?不敢。因为夜间山路难走不说,若遇上巡山守夜者,这岂不坏了大事。如何是好,总不能枕着宝贝等着天亮吧?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把宝贝先拿出寺外再说吧!好在,这些天庙里庙外屋檐下,尽是些露宿之人,山门也关不上。走到山门外的柏树林里,凭着月牙牙的一点亮光,他发现有一棵树身扭曲的柏树,与别的树大不一样。于是,他就把宝贝埋在了这棵树下,计划等到天亮时分,再把宝贝挖出来,远走高飞。待埋好盆子后,他又悄悄地溜进寺里,插在人缝里睡了一觉。等到天刚蒙蒙亮,盗宝之人一骨碌爬起来,快速地溜出寺院,去找那棵埋盆子的柏树,唯恐开早饭时,和尚们发现聚宝盆丢了,那就麻烦了。于是,他在树林里转来转去,结果发现卦山上满山遍野的柏树都是扭曲的,而且都扭向一个方向!原来一夜之间,卦山的柏树都变成扭曲的了。此时,那个盗宝之人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急不可耐,急急忙忙的,一会在这棵树下刨刨,一会又在那棵树下挖挖,两只手都磨出血来了,最终也没找到那个“聚宝盆”。从此,那个“聚宝盆”就永远地埋在了卦山,再也没有人再见过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