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水县孝义镇桥头村一带,民间百姓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岳村鈲子桥头鼓,遥看红火接麻姑”。“点上灯,添上油,要看大鼓到桥头”。其中的大鼓就是“桥头大鼓”,源于文水县桥头村,是流传于文水民间的一种打击乐,主奏乐器是一种罕见的巨鼓,故称桥头大鼓。
桥头大鼓的鼓最早悬于寺庙,早晚鸣钟击鼓是用以报时的“时辰鼓”。据《中国舞蹈史话》记载:“秧歌鼓中最大,如山西有些地方的新年社火行列,有鼓大如屋”。书中所指大鼓是否为桥头大鼓还待考究,但在明、清和民国初年,我县桥头大鼓确实“鼓大如一间屋”。
据考,桥头大鼓是唐末时期桥头村关帝庙中一道士所造,意在弘扬道法、振兴庙宇。道士出家前原是文水县上河头村的鼓匠,手艺精湛。自从制造这面号称“天下第一鼓”后,以其鼓威、鼓声、鼓韵、鼓魂吸引了众多慕名前来观瞻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寺庙香火因此大盛。
明嘉靖年间,每逢传统大节闹红火,祈雨祭祀,迎送“麻衣仙姑”才用该鼓奏出浑厚雄壮的鼓点,以示敬神,后来逐步演变成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风俗锣鼓。
据清末《文水县志》记载:“明嘉靖二十四年四至八月文水境内遭受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庄稼干枯、土地荒芜,久旱盼雨的文水人,为了摆脱这种状况,在麻衣仙姑的寿辰之日,县十八个村组织了规模宏大、规格之高、史无空前的祈雨祭祀仪式。此仪式由县令亲自主持,这次祈雨祭祀麻衣仙姑的仪式空前隆重,桥头大鼓作为传统的祈雨祭祀的排头兵,所经之地百姓礼待迎送。
据当年的鼓手张玉印老人讲,早年大鼓鼓身太大,无法从庙门抬出,只好拆毁庙墙,由32名威武膘悍的桥头汉子抬着这面巨鼓阔步行进在十八家仪仗迎祀队伍之首。4名鼓手头围自制白羊肚手巾,身穿粗布马褂背心,分踞东、南、西、北,手持三尺弯槌奋击鼓面,声如惊雷,鸣天入耳。每次祭祀祈雨,桥头大鼓都在迎祀队伍仪仗之首,成为祭祀祈雨文化的主要载体,久而古老的祭祀祈雨文化与民间的迎祀麻衣仙姑的祭祀活动,二者巧妙地融为一体,因其鼓声威激,得名“九龙浑天雷公鼓”。
桥头大鼓在日军侵华的战乱年代被毁,1980年各乡镇成立文化站,在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挖掘和整理工作下,将其当时的具体情况基本调查清楚,并将原鼓点录音记谱保留。
图1. 接麻衣仙姑图(马德旺手绘)
20世纪50年代建国初,破除封建迷信,迎祀仙姑的活动被取缔,受当时环境的影响下,桥头大鼓这一优秀的民间艺术竟被当作封建余孽,被迫偃旗息鼓。文化大革命期间,桥头大鼓更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艺人无几,鼓谱流失,仅剩名称尚保存在老一辈的记忆中。
1980年,文水县文化部门全力抢救桥头大鼓,拨款置办乐器,挖掘整理鼓谱,聘请老艺人重操旧业、收徒传艺。2007年元旦,“桥头大鼓艺术团”成立,确立马德旺、孙建业、孙继斌为当代传承人。桥头大鼓历代传承人如下:
图表1.传承谱系
传
承
谱
系 |
明洪武年间传承人 |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文化程度 |
传承方式 |
居住地址 |
|
文连玉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郭志宽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张志信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明永乐至嘉靖年间传承人 |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文化程度 |
传承方式 |
居住地址 |
|
牛博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杨宏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六金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清初传承人 |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文化程度 |
传承方式 |
居住地址 |
|
杨攀蟮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杨攀峰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牛升晋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六宫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清中期传承人 |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文化程度 |
传承方式 |
居住地址 |
|
六家振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杨富贵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王智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王通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王贵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清末传承人 |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文化程度 |
传承方式 |
居住地址 |
|
王玉珏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牛礼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牛谦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牛佶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民国时期传承人 |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文化程度 |
传承方式 |
居住地址 |
|
五十则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二梅回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赖小儿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猴三儿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张玉印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杨生卯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李应长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新中国成立后传承人 |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文化程度 |
传承方式 |
居住地址 |
|
刘士信 |
男 |
不详 |
小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文壮雄 |
男 |
不详 |
小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三朴则 |
男 |
不详 |
小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公元1961—2005年传承人 |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文化程度 |
传承方式 |
居住地址 |
|
王伟 |
男 |
1939.02 |
小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张作根 |
男 |
1939.11 |
小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景忠和 |
男 |
1935.12 |
小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孟铁根 |
男 |
1938.11 |
小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孟安长 |
男 |
1940.08 |
小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郝瑞中 |
男 |
1939.10 |
小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王步忠 |
男 |
1937.04 |
小学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公元2006—今传承人 |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文化程度 |
传承方式 |
居住地址 |
|
马德旺 |
男 |
1942.11 |
高中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孙建业 |
男 |
1953.05 |
初中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孙继斌 |
男 |
1963.12 |
初中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
文兰英 |
女 |
1955.03 |
大专 |
师传(口传) |
文水县桥头村 |
1.乐器
主奏乐器为大鼓,别称“九龙浑天雷公鼓”,由4名鼓手分居在巨鼓的东、南、西、北敲击,协奏乐器为铙、钹,64名铙钹手按伏羲六十四卦方位簇拥在大鼓周围。
桥头大鼓以杨木制作鼓身,水牛皮为鼓皮,状如圆桶,鼓面直径7尺,鼓面绘有阴阳太极图,周壁九龙缠绕,云水翻腾,鼓身高5尺5寸,外壁雕有二龙戏珠金色花纹,并装饰其它花纹图案,古朴而又庄重。鼓框四周钉有6个大铁环,以便抬台,6个铁环又安装于置有铁钩的六角形大鼓架上,鼓架由两根大杠扶撑,分别有二杠4根,支杠16根,用32人为一班抬动。平常置于木架上用两个鼓捶演奏。演奏时由大鼓居其中,鼓之周围前后分别有32名壮男击奏5至7斤重的大铙、大钹,一行64人,气势壮观。
演奏者通过单击、双击、顿击、闷击、压击、摇击和滚奏等技巧,模拟出自然界的风雨雷电等声响效果,表现热烈红火的气氛。
图6. 乐器小鼓(西南方)
图7. 乐器铙
图8. 乐器钹
图9. 乐器大鼓
2.服饰
桥头大鼓在求雨时的服装十分简朴,表演者身穿自制白色粗布马褂,头挽白羊肚手巾,长裤挽至膝盖处。如今的演出服是锣鼓表演常用的绸布锣鼓服,以红、黄两种颜色为主,鼓手穿黄色,铙、钹手穿红色。
图10. 表演服饰
3.乐谱
1.祭祀性
桥头大鼓的最初的主要功能是祈雨祭祀麻衣仙姑,体现了人与宇宙万物对话的生动场面,其表演形式反映了农耕文化的特征。
2.人文性
桥头大鼓古朴雄厚,粗犷激昂,体现了文水人民坚毅果敢、不屈不挠、甘于奉献的精神,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价值。
3.艺术性
桥头大鼓独特的演奏技法和乐队组合,奇妙的音响效果,多变的队列阵势,具有很强的艺术审美性。
1.马德旺(1942-),男,山西文水县桥头村人,汉族,高中学历,农民。自幼爱好文艺,创作的美术作品曾获吕梁地区、山西省、华北地区一等奖。作为桥头大鼓主要传承人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全身心从事大鼓的抢救挖掘、鼓谱整理等工作,并多次组织桥头大鼓参加县级、吕梁市的展演活动,为桥头大鼓成功申报县、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做出突出贡献。
图11. 传承人马德旺
2.孙建业(1952-),男,山西文水县桥头村人,汉族,初中学历。自幼喜爱乡土文化,擅长多种乐器,曾任电工、司机。1980年至今,积极参与桥头大鼓的抢救整理工作,为丰富大鼓的鼓点潜心研究,走访专家及本村的民间老艺人,在桥头大鼓申报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图12. 传承人孙建业
3.孙继斌(1963-),男,山西文水县桥头村人,汉族,初中学历。爱好文艺,擅长表演,在桥头大鼓挖掘整理和申报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中,献计献策,为桥头大鼓的生存和发展做出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
图13. 传承人孙继斌
4. 文兰英(1955- ),女,山西文水县桥头村人,汉族,大专学历。1973年任桥头大队妇女主任,1981年起,任教于桥头小学。在桥头大鼓挖掘整理和申报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过程中做出大量工作,现为桥头大鼓艺术团骨干。
图14. 传承人文兰英
1.2007年7月,文水县桥头大鼓列为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2009年6月,文水桥头大鼓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2007年7月,获第二届中国艺术新秀推选活动吕梁赛区锣鼓大赛一等奖。
4.2007年7月,获第二届中国艺术新秀推选活动吕梁赛区中年组打击乐专业优秀组织奖。
5.2011年2月,获文水县“兴文杯”民间锣鼓大赛二等奖。
6.2019年2月,获“金源杯”鼓舞文水锣鼓大赛优胜奖。
7.2019年5月,桥头九龙浑天雷公鼓获文水首届乡村锣鼓艺术节优秀团队。
8.2021年5月,桥头大鼓锣鼓队获文水县“文化三晋了万家”鼓王争霸赛优胜奖。
图15. 2021年5月文水县“鼓王争霸赛”演出
1.2007年1月,“桥头大鼓艺术团”成立。
2.2007年5月,桥头村大鼓队参加“五一”演出。
3.2007年6月,参加峪口苍儿会生态旅游项目开工仪式。
4.2007年,“文水县桥头大鼓”艺术研究协会成立。
5.2008年,参加文化 卫生 科技“三下乡”活动。
6.2011年—2019年正月,参加文水县元宵节活动。
7.2011年7月,参加桥头村建党九十周年文艺展演活动。
8.2013年6月,参加在孝义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开幕式。
9.2014年6月,参加文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10.2014年,“桥头大鼓传习所”成立。
11.2019年5月,参加文水县首届乡村锣鼓艺术节。
12.2021年5月,参加文水县“文化三晋乐万家”鼓王争霸赛。
夏琳
[1]樊俊.《文水锣鼓集成》[M],山西省文水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3.09.
[2]武济文.《文水鈲子》[M],山西省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2014.09.
注:文中涉及乐器与知名艺人照片均为夏琳拍摄,其余照片由桥头大鼓负责人孙建业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