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资料记载,“凤台小戏”是由说唱“西厢曲”发展而来。传说在明末清初,一个陈姓商人由南方来到和顺县以卖笔墨纸为生,后娶妻生子在凤台村落户,在闲暇时间,他常常给村里人说唱“西厢曲”。所用的曲调都是江南民歌小调,起初仅有《银纽丝》《茉莉花》《张生和莺莺》等南方地区民间曲调和片段词曲,主要以口头说唱为主,形式和音乐也很简单。当地老艺人追忆:在民国初年,当地有一个叫卢德芳的艺人家里有一本麻纸的凤台小戏的手抄本,记有凤台小戏剧目30余个,不幸后来遗失。山西诗人鲁兮曾于1983年11月题诗赞颂凤台小戏:“凤山脚下一枝花,元夜飞红分外佳,歌舞飘香入万户,千年传艺在农家”,这首诗充分反映了凤台小戏的历史艺术价值和地方特色,和河曲二人台一样,总的来说,凤台小戏的曲调流畅而优美,风格清新,结构方整,节奏活跃富于变化,特别具有一种湖光山色的韵味。
1. 名称说
当地老百姓认为:“凤台小戏在凤台形成所以就叫凤台小戏。”《中国戏曲志》山西卷载道:“凤台小戏,因形成于和顺县凤台村而得名。”上个世纪 50年代到60年代和顺县地方政府为了响应当时政治号召曾把凤台小戏改名为“红梅曲”未果,后又改回“凤台小戏”。
2. 江南说
据资料记载,“凤台小戏”是由说唱“西厢曲”发展而来。传说在明末清初,一个陈姓商人由南方来到和顺县以卖笔墨纸为生,后娶妻生子在凤台村落户,在闲暇时间,他常常给村里人说唱“西厢曲”。所用的曲调都是江南民歌小调,起初仅有《银纽丝》《茉莉花》《张生和莺莺》等南方地区民间曲调和片段词曲,主要以口头说唱为主,形式和音乐也很简单。当地老艺人追忆:在民国初年,当地有一个叫卢德芳的艺人家里有一本麻纸的凤台小戏的手抄本,上有凤台小戏剧目30余个,后来遗失。《中国戏曲志》山西卷又载道:“凤台小戏所用曲调都是江南民歌小调,如茉莉花、银纽丝、粉红莲、玉娥郎等。”
3. 西厢记说
有个别老艺人认为其起源于说唱“西厢记”故事内容而发展出来的,缘由是因为凤台小戏是一种以讲述爱情故事为主的戏种,尤其以描绘西厢记中崔莺莺与张生爱情传奇为蓝本的剧目。
1. 形期期
由于年代久远对于凤台小戏形成之初的相关资料相对匮乏,能够了解到的是一段关于凤台小戏形成的传说。南方陈姓货郎由南到北卖货,在凤台村安家落户,进而开始家传一种地方戏,这就是凤台小戏的雏形。在这一过程中南方的音乐被陈姓货郎传播到了北方的凤台村。从清末开始,随着明清以来,随着戏曲艺术的繁盛,凤台小戏融合吸收地方民间音乐逐渐形成。据老艺人白德海说:“早期只有很简单的一些曲调,如《银纽丝》等。形式也只限于一、二个故事的说唱,如《张生和莺莺》,《韩湘子度林英》等段子。”这个阶段主要为口头说唱,形式和音乐也极简单,主要以家族口耳相传的方式传唱,初具了小戏的雏形。
2. 繁荣发展期
凤台小戏起初仅有《银纽丝》《茉莉花》《寄简》《张生和莺莺》《韩湘子渡林英》等南方民间曲调和片段词曲。明中期,出现了生角、旦角两个角色,有了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故事,曲牌也有了发展,构成了简单的戏曲小戏,又出现了《八角鼓》、《捡捡花》、《卖裙》、《腊梅花》等曲牌,表演上逐步有了一定的形式、要求和规矩,初步具有了小戏的雏形。明代末期,凤台小戏发展出生角、旦角、丑角的行当表演,又从生角中分出老生、小生和须生,旦角中分出老旦和小旦,能表演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剧目有《避雨》《顶嘴》《送灯》《饯别》《拷红》《寄简》《逾墙》《画八扇》《画四画》《十绣》《拍蝴蝶》《盼五更》《卖胭脂》《凤仪亭》《打尿床》《牧牛》《占花魁》《度妻》《闹花园》等和【八角鼓】【太平年】【盼五更】【卖裙】【五花腔】【南曹】【疗病】【检检花】【玉蛾郎】【钉缸】【打枣】【词片儿】【步步娇】【绣荷包】等50多个曲牌。当代凤台小戏以表演《西厢记》《聊斋》中的故事居多,表演者2至3人,最多不过5人,时间在15至20分钟左右。整个小戏具有有戏即完,情到即终,理到即止,高潮即是结束的艺术特色。清代时期凤台小戏已在周边的村镇演出,《占花魁》、《红娘下书》、《太平年》等剧目传到了和顺中区的小西路一带,先在团北、仪村、郜家庄流传,后来到西仁以及东窑沟、朱家岭、寺圪套、青背村等地。清代中叶到民国初期,凤台小戏蓬勃发展,曾传到城北关、小西乡紫罗、大西乡寒湖、东乡松烟等地,小戏达到了鼎盛时期。上演剧目已增至四十多个,每台演出2天(9 场),不演重复剧目。小戏的精彩演出,很受群众喜爱,声望誉满城乡。
3. 恢复发展期
抗战爆发以来,战火不断,百姓苦不堪言,背井离乡,这一时期的凤台小戏濒临灭绝。1945年和顺城解放,重返舞台与观众见面。新中国成立以后,凤台小戏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犹如枯木逢春,重返舞台。同时田海籽、郝兰珍、王千祥、张引小、刘金花、白改梅、白海鱼等女角登台演出,改变了过去女不登台
的旧习俗,革除了男扮女装的流弊,使小戏表演更合情合理潇洒自如。在政府的号召下,全县十几个公社进行了小戏推广,四十几个农村文艺宣传队学、排、演凤台小戏,形成了当时村村演小戏、村村唱小戏的局面。建国初期,小戏在党的“双百”方针的指引下,沿着继承改革、推陈出新的道路,向前发展。1956 年挖掘记录了22个剧目,乐曲37首。1957年由当时文化馆馆长胡志毅和徐福爱、王千祥等组织参加的山西省小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传统凤台小戏《拍蝴蝶》第一次走出了大山,唱响省城太原,也让全省戏曲同行认识了这枝太行山上的江南艺术之花,同时凤台小戏的演职人员们又吸取了全省其他姐妹剧种的艺术营养,为小戏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958 年晋中地区在昔阳召开文艺工作现场会,学习昔阳“政治一条龙,文艺万盏灯”的经验。和顺县以凤台小戏为主,组织起第一支演出团队,取名“红梅戏”,吕小富任团长。这个剧团为凤台小戏训练培养了一大批新生代力量。同年,成立以凤台小戏演出为主的文工团,多次参加山西省和晋中地区的演出。1959年在晋中地区文艺调演中,和顺新编凤台小戏《瑶琴会》获得了优秀奖。1959年秋参加了晋中地区“百花会”汇演,《送灯》、《绣荷包》轰动全区,获得奖励。1960 年和顺县委宣传部和县文化馆编印了《和顺民间小戏集》,收集编入7个剧目24首曲牌。1961年,又新编现代小戏《绣花巾》、《春潮》与古代戏等剧目《瑶琴会》等剧目16个,又先后10余次赴省、地参加汇演等,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了贡献。70年代创作了反映现实生活的凤台小戏《炉火照丹心》《春雨》《春风送暖》等,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小戏文艺表演骨干人员,如徐怀庆、周焕平、巩凤鸣、李东来、赵金凤、宋翠莲等。编导人员有宁虎勇、张拴柱、张虎林等;音乐创作有刘有善、白玉珍等。他们在小戏原有的扬琴、唢呐、笙、竹笛、二胡等乐器的基础上,加上了西洋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等。在每年正月十八和顺街头上的文艺演出中,现代凤台小戏和表演唱成了当时最受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
在文革动荡时期,凤台小戏被扣上了“毒草”的称号,遭受批判,甚至遭到禁演。在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艰难时期后,80年代凤台小戏恢复正常,进入了词曲创作、艺术改革的新时期,影响力大大提升,先后创作的现代戏有《绣花巾》《为民县长》《春雨》等 25个剧目,将曲艺术与歌舞表演进行巧妙的结合,创作了小歌舞《游松沟》、《摘豆角》等 30 多个节目。在音乐创作上增添了“珍珠串”等过门 20 多段、锣鼓点 14 首,乐器方面大胆的增加了小唢呐、管子、小提琴等乐器。20世纪80年代《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西卷》、《中国戏曲志·山西卷》等均将小戏编入。1983年晋中地区艺术馆编印《凤台小戏集》,收集代表剧目16个,曲牌37种,并成立和顺县文宣队。1988年创办了“小戏音乐会”,并加工了代表作《拍蝴蝶》。其间还编排了反映现代生活的《绣花巾》、《和顺是个好地方》等新剧目。
1993年,在文化馆辅导员高天红的倡导下,经领导同意,文化馆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又一次组建起了和顺县文工团(当时队员20名)。多年来,文工团一直继承和发展着凤台小戏民间艺术,1996年,经县委、县政府决定,正式把文工团定为和顺差额补贴事业单位。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1998年,文工团创作的现代凤台小戏剧目《存折风波》在晋中地区第二届农村小康杯文艺会演中获得一等奖。又一批青年骨干演员出现在和顺大地上,如温慧娴、郭建忠、张彦芳、齐志强、徐丽芳、麻改萍、米翠芳等;编导人员有白金锁、高天红、张守荣等。在凤台小戏的音乐上,他们又一次大胆创新,加人了一些新的表现手法。幕前幕后和间奏中采用了伴唱,特别是加强了乐器的配器,充分运用传统音乐的同时,也采取了具有时代气息音乐的表现手法,主要领奏乐器中,运用了电声乐器,增强了音乐的和声色彩,更有助于增添和渲染各种剧情气氛,从而把青年观众吸引过来。
4. 21世纪以来新发展时期
新世纪以来,各级政府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高度重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凤台小戏传统古装爱情戏的形式得到保存,创新剧目也开始源源不断的发展着,和顺县已经采取了拯救小戏的一系列措施,
2003年,凤台村组建吹奏乐队,开始对凤台小戏进行保护和发展。2004年,县文化馆成立“凤台小戏传承开发工作筹备组”,对凤台小戏的传统唱腔进行录音制作,把音乐曲牌编辑制作成mp3,进行数字储存。2006年,凤台小戏被和顺县政府公布收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文工团在“牛郎织女文化节”上演了现代风台小戏《刘大憨卖猪》。此时又诞生了一批凤台小戏新秀,如刘晓光、安丽、焦彦召、刘洁等;编导人员有杜文忠、李秀青、宋海涛等。该节目受到了领导及各界群众的好评。2009年4月,凤台小戏被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2年,新编凤台小戏《县长遛牛》参加山西省大型专题曲艺晚会《晋风颂——干部转变作风》演出,受到省戏曲专家的肯定与观众的一致好评。2013年,和顺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着力打造文艺精品力作,聘请晋中市编导张喜明、李慧琴、孟文等创作出新编小戏《县长遛牛》经邓永林、于涛、高天红、王世红等多次策划修改,通过市省国家的层层选拔,2013年10月由和顺县牛郎织女晋剧院演出的凤台小戏《县长遛牛》参加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2014年由白喜云、徐慧禄策划,王可荣编导的小戏《谢恩》参加了由山西省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文化厅主办、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暨中国梦主题创作优秀小型作品展演中获得优秀节目奖。2015年参加了晋中市全民文化活动季演出。2015和2016年,县政府举办了春节文化惠民活动凤台小戏专场和消夏广场文化惠民凤台小戏专场。县政府通过搭建各类文化惠民演出平台,让凤台小戏 走出太行山,登上更大的舞台,步入新的发展时期。
多年来,凤台小戏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几代人对凤台小戏的不断挖掘、整理、创新,发展,一批批优秀的小戏演员和精品剧目唱响了太行,在新时代里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凤台小戏的角色行当为“三小门”,即生、旦、丑三行,生角中又分出了老生、小生和须生,旦角中分出了老旦和小旦,也有青衣和丑旦,丑角有男丑和女丑。剧目偏重唱功戏,无武戏,题材多以男女爱情生活为主,全部是折子戏。清末民初,小戏名演员陈换牛,曾留下“宁舍香油灌,不舍换牛旦”的佳话,“换牛旦”是其艺名。他是凤台小戏的代表性人物,换牛旦嗓音清脆,演唱演细腻逼真,委婉动听,台步轻盈流畅,在扮演人物及表演上,做到惟妙惟肖,传神入画。把手、眼、身、法、步和做、念、唱都美妙而不着痕迹地揉合为一体。在群众中较有影响的演员有白腊八(生)、白根保(生)、陈双金(旦)、董二孩(旦)、白三保(旦)、白海成(旦)等。
1. 凤台小戏使用乐器
凤台小戏的乐队分文、武场。文场主奏乐器以扬琴和笙为主,配以二胡、竹笛、三弦、四弦、二股弦等演奏。演奏起来有浓郁的南方丝竹乐味,清雅悦耳。武场打击乐器以板鼓为主,配有小战鼓、小锣、小镲、碰铃、梆子和五音锣。
其乐队座位如右图。
图11 乐队座位图
图12 鼓
图13 锣
图14 笙
图15二胡
图16 扬琴
图17 小镲
图18小锣
图19梆子
2. 凤台小戏的唱腔曲调
唱腔曲调多来自民间流行的俗,已知的曲调有【茉莉花】、【八角鼓】、【四大景】、【太平年】、【莲花落】、【玉娥郎】、【五花腔】、【银纽丝】、【腊梅花】、【步步娇】、【词片】、【绣荷包】、【倒推船】、【剪剪花】、【空腔】、【煞尾】、【大煞尾】、【小煞尾】、【渔家乐】、【大秧歌】、【打连成】等,还有一些已失传的曲调,诸如【勾腔】、【刮地风】、【数唱】、【送班】、【滴滴金】、【小景】、【偏官】、【造绿袍】等。
图20谱例《八角鼓》
图21谱例《五花腔》
图23 谱例《词片》
图24谱例《倒推船》
图25 谱例《煞尾》
图26谱例《打枣》
图27谱例《莲花落》
图28 谱例《银纽丝》
图29 谱例《五花腔》
图30 谱例《绣荷包》
(一)剧目形式短小精悍、格调清雅
戏剧形式小,多为一个剧目只表现一段故事,即:剧目小(全是折子戏。多数节目 2—5人),时间都在15至20分钟左右,角色小(多为小生、小旦、小丑等);富有江南娇健的柳拂风味,整个小戏有戏即完,情到即终,理到即止,高潮即是结束。是以精取胜,没有悲剧,是一种顺乎民意的小正剧和小喜剧。服饰小(所有剧中人物均是小妆扮,无靠戏);道具小(不使刀枪剑戟,不用大型道具);乐器小 (不用大锣、大鼓、大镲);演员小 (多是青少年扮演)。有人称:“凤台小戏才是真正的文戏。”如《寄简》莺莺上场唱的【八角鼓】词:“树丫之间,月芽难圆,夫人赖结,起了祸端,张生得病红娘寄简。”
凤台小戏全部是折子戏,格调清雅,带有水乡的轻盈欢快,
(二)唱腔清脆明快、委婉悦耳
音乐色调鲜明,唱腔结构属联曲体,即很多独立的曲牌组成。唱腔极有情趣,节奏平稳舒缓。唱腔不属板腔体,但却以散板、慢板、中板、快板等节奏来表现人物不同的喜怒哀乐。唱腔结构属于联曲体的现留存有曲牌37首,有的可以单独反复使用,有的是几个曲牌连接使用。一般用2/4、4/4的节拍,但也有用3/8的节拍起板,随即转入散板或4/4的慢板节拍。在调式方面,通常用徽调式,如《盼五更》《度林英》等,也用别的调式,如《银纽丝》是宫调式,《绣荷包》是羽调式,《疗病》是交替调式。凤台小戏的音乐还吸收了当地道教音乐、中路梆子与毗邻地区秧歌小调,旋律优美、风格清新、节奏明快、富于变化。
(三)唱词特点
凤台小戏的唱词自由流畅、韵律和谐,朗朗上口,句式有七字句、十字句、五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以及长短句,运用自然,不拘一格。如:《红娘下书》中的四字句“树芽之尖,月呀难园,夫人赖婚,起了祸端,张生得病,红娘寄简”;《玉娥郎》中的唱词:“且把烦恼,丢在一边,小姐命我,去把书传,笺贴一封,交你看。” ;《四大景》中的三句:“郎才女貌配姻缘,好事多挫泪涟涟,滴落襟前。”《卖裙》中两句唱词:“是何人咳嗽惊醒了南柯梦,让我吃一惊。”唱腔中的虚词衬托和全部唱腔血肉相连,使唱腔丰满动人,韵味更浓,如“哪哈依呀嗨”、“哎嗨呦”等。凤台小戏的道白以韵白见长,除了唱词间的夹白和简单的对话外,大都以比较整齐的韵白为主,间或也用方言,与唱词浑然一体,音韵语调相互照应,每句字数相等,句尾必须押韵,并和唱腔前后呼应,相辅相成。表演上唱、做、念兼备,没有武功戏。
(四)服饰道具简易轻便,大方美观
服饰:小生头戴生巾,身着生衣,足蹬冠靴;小旦多为小姐、丫环,包头贴鬃化妆,身着彩衣、彩裤、彩裙等;小丑画脸、短服。不用头盔、解靠等大型硬妆。小戏全部采用软包。
道具:一般只用扇子、手帕、蜡台、纱灯、马鞭、茶具等。专用道具如“蝴蝶”、“篮子”等自己制作,相当精致。 专用道具如“蝴蝶”、“篮子”等自己制作,而且制作精细,小巧玲珑,相当精致。
1. 换牛旦:凤台村人,约活动于清末民初时期。换牛旦是其艺名,陈姓后人,本名叫陈换牛,是那个时期小戏著名的艺人。传说他一表人才,风流倜傥,嗓音柔美,音域宽广。由他主演的《拍蝴蝶》等剧目,曾经轰动一时,他的演出使小戏创造了辉煌时代。在凤台村流传有“宁舍香油担,不舍换牛旦”的佳话。
2. 王千香:女,和顺县松烟村人,1944出生。曾经是凤台小戏优秀旦角演员。上小学时被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看中选为凤台小戏重点培养演员。13 岁时首次被省里特邀去参加“山西省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观摩汇演”,所主演的《拍蝴蝶》一剧获奖。1959年在晋中地区筹办的“百花会”地方戏汇演中,凭借精湛演技出演《送灯》、《绣荷包》等小戏的传统剧目,轰动全区,并获得一等奖。文革开始后,凤台小戏罢演。此后,王千香先后在文化馆、电石厂工作,其间也参加各种演出,尤其在元宵节其间,在凤台村指导和教授凤台小戏一些简单剧目。
3. 白改梅:女,凤台村人,1947年现出生,她为人爽快热情,对凤台小戏情有独钟。年幼时随村里的老艺人学唱小戏,其父亲认为小戏属下三滥之流的 “贱调”极力阻止,据她说:父亲为了不让她学唱小戏,气愤地用鞋将她打出门外。14岁后开始登台演出,由于扮相俊美,嗓音清脆,受到民众的喜爱。她曾出演过《送灯》中的小旦,《绣楼记》中的丫环,《避雨》中的旦角,《寄简》《逾墙》《践别》《拍蝴蝶》《绣荷包》剧目等,都是她的拿手好戏。80 年代后,白改梅退出小戏舞台,此后在凤台村务农。
4. 白喜华:女,凤台村人 1947 年出生,14 岁时学习凤台小戏,不到15岁就登台表演。她性格泼辣爽朗,嗓音高亢,很受观众喜爱。在小戏的诸多剧目中,她擅长扮演丫环、老旦,尤其丫环一角,其扮相乖巧,动作利索,语言诙谐。遗憾的是随着小戏在 80年代停演后回凤台村务农至今。
5. 白善海:男,凤台村人,1939 年出生。白喜华之叔,他对凤台小戏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擅长小戏的伴奏乐器,他认为小戏有常用的 32个调,如《绣荷包》《太平年》《八角鼓》《腊梅花》等,年轻时在小戏的各个剧中常扮演小旦和老旦,有时也充当乐队的乐手。
6. 徐会禄:男,和顺北关村人,传习所副所长。从小酷爱文艺,1978 年开始参加凤台小戏相关文艺演出,2011 年获得“家庭文艺汇演”一等奖。
7.徐褔爱,男,和顺松烟人,1929 年出生。1945 年 5 月至 1962 年 3 月在和顺县文化馆工作,在工作期间对挖掘整理凤台小戏的音乐起了关键的作用。1957 年—1958年在凤台下乡,对凤台小戏进行整理。1979年到和顺松烟文化站。
8.张培林,男,和顺县北关人,原文化馆馆长。1939年出生,矍铄开朗。曾把小戏剧目《送灯》《拍蝴蝶》改编为晋剧。70年代《送灯》被选到地区汇演,并获得了创作甲等奖。
9. 白喜荣,男,和顺凤台村人。他自小受凤台小戏第六代传承人白录海的影响,耳濡目染,非常喜欢凤台小戏。13岁时他就对《拍蝴蝶》《送灯》《寄简》等剧目有所了解。17岁时参加凤台小戏现代剧《白毛女》《沙家浜》等的演出。1974年参加县文化馆举办的戏曲培训班,对凤台小戏剧目进行了挖掘、整理、改编,提高了凤台小戏剧目的文学水平和欣赏效果。1975年他对凤台小戏的传统节目展开了第二次录音、排练、修改工作。1978年在县文化馆原馆长胡志毅的辅导下,他开始学习识谱,终于独当一面,对凤台小戏剧目的整体结构、表现手法、表演技巧等都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从1999年至今,白喜荣不仅致力于凤台小戏的传承工作,还担任了小戏的导演工作,带领凤台小戏参加各类活动,为凤台小戏的发展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10. 白喜云:男,1950年生,和顺凤台村人,凤台小戏代表性传承人,传习所所长,2019年被列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受凤台小戏第六代传承人白录海的影响,13岁就能熟记《拍蝴碟》《送灯》《寄简》等剧目的内容,17岁参加了凤台小观《白毛女》《沙家浜》》等剧目的演出。1971年晋中地区文化局到和順县收集地方戏曲资料时,他参与了凤台小戏的采风、演出和录制工作;1974年参加和顺县文化馆举办的戏曲培训班,进一步对凤台小戏剧目进行挖掘、整理、改编。1975年对凤台小戏的传统节目进行了第二次录音和排练,并做了大量的修改与提高工作,使剧目的观赏效果、文化价值进一步提升。从1999年至今,他一致担任导演工作致力于凤台小戏的传承以及器乐、唱腔等演出指导工作,经常带领凤台小戏演出队参加各种大型文化宣传活动,对凤台小戏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图31 传承人白喜云
图32 参加昆山戏曲百戏盛典证书
图33省级传承人证书
11.赵文青:女,和顺县人,生于1991年,2008年从和顺戏曲学校毕业,2009年从事晋剧演出,2017年加入和顺县凤台小戏传习所学习,2018年曾赴昆山参加戏曲(昆山)盛典演出,获得突出贡献奖。
12.李燕,女,和顺县人,生于1981年,1995年在和顺县戏曲学校深造,1998年至2000年从事和顺县晋剧团演员,2013年加入和顺凤台小戏传习所,并成为主要演员,2018年曾赴昆山参加戏曲(昆山)盛典演出,获得突出贡献奖。
1. 2009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2013年10月,凤台小戏《县长遛牛》喜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
1956年县文化馆长胡志毅带领工作人员多次到凤台村走访,与老艺人座谈,第一次把小戏的唱腔、曲牌做了系统的录谱。
1957 年和顺业余文艺队(即凤台小戏)首次被特邀赴太原参加山西省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观摩会演,由王千香主演的传统剧目《拍蝴蝶》获奖。
1958年,成立以凤台小戏演出为主的文工团,多次参加山西省和晋中地区的演出。
1959年秋,出席了晋中地区主办的“百花会”会演。由王千香主演的小戏传统剧目《送灯》、《绣荷包》轰动全区并获得奖励。
1960年,和顺县委宣传部和县文化馆编印了《和顺民间小戏集》,收集编入7个剧目24首曲牌。
1961 年后又新编了现代小戏《绣花巾》、《春潮》。王尚勋创作的古装戏《瑶琴会》到太原调演获奖,《山西日报》有评论文章予以赞誉。
1981年原晋中地区文化局干部杜志明赴凤台村收集、整理研究了小戏的音乐、唱腔,编写了《凤台小戏剧种介绍》。
1982年春节小戏文艺队赴晋中地区调演的剧目《避雨》以及现代剧《绣花巾》、《和顺是个好地方》等均受到全区文艺工作者和省领导的赞誉和奖励。
1983年,晋中市(时为晋中地区)与和顺县两级政府,专门组织有关人员对凤台小戏进行了第二次收集整理,编印《凤台小戏集》,收集代表剧目16个,曲牌37种,并成立和顺县文宣队。
1998年,剧目《存折风波》在晋中地区第二届农村小康杯文艺会演中获得一等奖。
2003年成立了凤台小戏开发筹备组,收集整理凤台小戏剧目300余页,组织成立了凤台小戏吹奏乐队。
2006年6月在凤台村一缘煤业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组建成立了凤台小戏锣鼓队。
2009年4月,凤台小戏被山西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2年,新编凤台小戏《县长遛牛》参加山西省大型专题曲艺晚会《晋风颂——干部转变作风》演出。
2013年成立和顺县凤台小戏传习所。
2018年11月13日-14日,和顺县省级非遗项目凤台小戏参加了2018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演出。
孙志岗
[1] 闫日. 和顺县凤台小戏调查与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
[2]赵佳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凤台小戏[D].山西大学,2017.
[3]http://www.chnjinju.com/html/minjianxiaoxi/fengtaixiaoxi/2020/0102/11607.html
[4]http://www.chnjinju.com/html/minjianxiaoxi/fengtaixiaoxi/2015/0320/2786.html
[5]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53923571&ver=3830&signature=v0XlhkkbrL9sGPquZSPPf6znyqwSVVInTj3QXTG0WoG6hvvQzlnOrfshtxntaiSUZyQSgr3*Lvi4RalpYEN7c7N3CrNbJYXuzKRWlREYp-G6zNkfsbGtJMwJWVoa73Vj&ne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