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数字博物馆
李俊伟
        第五代传人——李俊伟:创新发展“鑫炳记”。
        李俊伟出生于1987年,闻着饼香长大的他念念不忘“鑫炳记”太谷饼。2009年,南京国际关系学院英语专业毕业后,他毅然回到了家乡太谷县白城村,与父亲李炳成一起做起了饼子。2011年底,父亲把太谷县鑫炳记食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担子搁在了他的肩上。
        上过大学、见过世面的李俊伟有着和父辈不一样的经营理念和思维,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和父亲商量迁址。他认为,太谷饼作为一种山西特色名优产品,应当和旅游结合起来,他建议将鑫炳记食业有限公司整体搬迁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太谷县北洸乡北洸村,而且要紧邻曹家大院“三多堂”,把太谷饼这个当地传统产品和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共同打造旅游带,让更多的人了解太谷饼,观三多堂,品太谷饼,看太谷文化。
        2012年11月,投资近8000万元的鑫炳记食业有限公司新厂在太谷县北洸乡北洸村“三多堂”附近建成投产。新厂区占地70亩,建有5000平米的无菌式全封闭车间,引进了国内先进的太谷饼自动生产流水线,隧道炉、冷却塔、自动包装机以及精密的检测仪器设备。主要生产太谷饼、草子糕、杂粮糕、孟村饼、巴饼五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年产太谷饼2000多吨,草子糕500多吨,杂粮糕500多吨,巴饼和孟村饼600多吨,年销售额达到了5000多万元。
        新厂房建起来了,新的生产线投入使用。李俊伟着手收集太谷饼传统制作技艺、及晋商历史文化方面的资料,先后建起了“鑫炳记”太谷饼传统技艺体验馆、太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连同占地70亩的厂区内现代化生产车间,共同形成融晋商文化发展、太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鑫炳记的成长历程、太谷饼传统生产工艺、传统农耕文化、现代工业生产于一体的“鑫炳记”太谷饼文化园。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旅游带动太谷饼生产销售,“鑫炳记”快速发展起来。
        “鑫炳记”产品被评为太谷特色旅游产品,县旅游局将鑫炳记文化园列为全县地方特产体验旅游接待点,省城30余家旅行社也与“鑫炳记”签订了常年合作协议,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和鑫炳记太谷饼文化园每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2016年5月,鑫炳记太谷饼文化园被省旅游局确定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11月18日,首届中国金牌旅游小吃颁奖典礼在北京揭幕,“晋中鑫炳记太谷饼”获评中国金牌旅游小吃。2017年10月,鑫炳记太谷饼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10月,鑫炳记太谷饼文化园被晋中市教育局、质监局命名为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实践基地。
        “鑫炳记”第五代传人李俊伟又先后在祁县乔家大院、榆次常家庄园、太原柳巷、平遥古城等晋商文化景点开设了鑫炳记太谷饼制作演示馆,继续太谷饼文化推广展示。
        李俊伟还积极应用现代营销手段,建成“鑫炳记”自己的网站,并在阿里巴巴、京东、天猫、淘宝等网站开设网店,产品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左右。
        近年来,李俊伟在传承“鑫炳记”产品的同时,大胆向服务业扩展业务,建起了4000平米以晋商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特色餐厅,7000平米的大型垂钓园,1000平米的以山西特产为主的旅游产品超市,使“鑫炳记”成为了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旅游参观、渔乐垂钓、文化为一体的山西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园区。2019年,“鑫炳记”共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丰富了乡村旅游内涵,促进了农民增收,推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更带动了鑫炳记饼文化的发展。
  • 非遗数字博物馆: 13903548655
  • 地址: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文华街199号
  • 邮编: 030619
Copyright © 云亭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5009101号-1 版权所有 ©晋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