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数字博物馆
李庆中

李庆中1924——2020

生于清源县(今山西清徐县,1952年与徐沟县合并),家境贫寒,其父凭借天赋与努力,考入孔祥熙创办的铭贤学堂,后入山西大学堂西斋

攻读采矿专业。

先生之兄李庆天毕业于太原国民师范学校,喜好古乐,尤擅古琴,不幸早卒。先生踵从贤兄之后,研习古琴。明清以来,山西罕见琴人。1921年,阎锡山有意重建传统,在育才馆及国民师范学校开设雅乐专修科,邀请九嶷派宗师杨时百弟子彭祉卿及川派新秀顾梅羹来山西传琴,一同赴晋教学者还有顾卓卿、沈伯重、杨友三等人,皆为一时名胜。后来,杨时百本人亦来太原授课半年。彭、顾诸人在晋讲学两年,编撰曲谱讲义,成立元音琴社,此为三晋琴学之肇端。1924年后,大师风流云散,后继者有王聚魁(字梅岩)、程继元、高寿田。王梅岩是国师雅乐专修科毕业生,编有《琴学常识》讲义及琴谱,影响最大。高寿田亦国师学生,1946年在太原成立唐风琴社,李庆中曾入社学琴。后来购得古琴名家唱片十余张,反复聆听,认真揣摩,琴艺日渐提高。又向北京琴家査阜西先生书信请教,辨析疑难,琴艺突飞猛进。文革中被打成反革命,十分困顿艰难,但所藏两张古琴,却因为垫在床下作了床板,得以幸存。

琴为雅事,但风雅终是人间事,便免不了人世间的逆风恶浪,雨打风吹。古人云:“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寂寞不仅仅是不能闻达扬名,更多的是一生坎坷,心志难伸,情怀难酬。这样的寂寞,自古皆然,人人难逃,遭逢的又岂止是圣贤?李庆中,非圣非贤,功名无足取,事业无所立,一介布衣而已,普通之至。少时家境安泰,得以涉足艺术之域,喜音乐,无论中西,皆能吹拉操弹,爱绘画,人物风景,皆能下手成绘,栩栩如生。又信奉宗教,相信与人为善,善为乐本。这样的人生基础,如能遭逢盛世,无论从事何等职业,终不失为一爱美从善之人,生活平淡而从容,或许不能功名腾达,但却不失雅致风情。然而世事从不如人意。先是父亲因为吸食鸦片意志消沉,最终投告无门,死于南京。继而兄长病逝,母亲发疯,亲戚友朋先后弃世,自己则身如转蓬,漂泊无定,自太原而临汾、永济、汾阳,最终发配文水小城,又因耿直强项,得罪小人,被假以革命之崇高名义,打成现行反革命。老母随行而身亡,掘土坑草草下葬。被批斗,遭毒打,曾经的宗教信仰荡然无存,口中念叨的是“宗教不过是麻醉人民的鸦片”,当年珍爱不已的古琴成了床下的“棺材板”,弦断尘封,更无人听。只是一点灵犀未灭,硬朗康强之气,便如春草穿石隙,莹然阑出。文革中被批斗游街,快步前行,不使左右胁夹者有机会摁脖子,揪头发,一扫被批斗之颓气。文革后政策放松,奔走于太原文水之间,授徒寻琴,不辞劳苦,捐赠琴谱,毫无吝惜,全然心志得伸之豪气。现如今脚步蹒跚,行走不便,静室抚琴,一曲《平沙落雁》,吟猱抑按,意境萧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唐风琴社、元音琴社分别于2003年、2013年复社,先生身任社长之职,可谓弟子盈庭,执礼甚恭,却一仍旧贯,心思所系全在琴艺之研习与传播,较之时贤名流,不敢贪天之功,毫无骄矜之气。太白酒后高歌“饮者留名”,先生半生蹭蹬,本无忝列往圣先贤之意,无意功名,却因琴心成就琴者之名。世事沧桑,人心变换,能无感慨?

李庆中先生亲传弟子三人:南林旺、雷苗伟、张雪涛。南林旺琴袭元音琴社,雷苗伟、张雪涛琴袭唐风琴社。


  • 非遗数字博物馆: 13903548655
  • 地址: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文华街199号
  • 邮编: 030619
Copyright © 云亭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5009101号-1 版权所有 ©晋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