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数字博物馆

汾阳王酒传统酿造工艺 省级

  • 分类:传统技艺
  • 地区:汾阳市
  • 申报地区:吕梁市汾阳市

  • 遗产编号:Ⅷ-15
历史渊源

汾阳,是我国著名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酿酒历史源远流长。汾阳王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代表之一,是从唐代名将“汾阳郡王”郭子仪的王府家酒传承、演变而来的。

作为一种历史遗产,汾阳王酒融入了唐代贡酒的精良品质,具有“清雅纯正、绵甜爽净、余味悠长”的独特口感和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据《北齐书》载:“帝在晋阳,手敕之曰:‘吾饮汾清两杯,劝汝于邺酌两杯。”汾清,即今汾阳白酒的雏形,说明当时汾阳酿酒技艺已将浊酒过滤为清酒,以“清香型”的独特品质得到齐武成帝称赞

进入隋唐之后,汾阳成为北方军事中心太原通往皇都西安的必经要驿,文武百官皆闻香下马,以品尝汾阳清香型白酒为乐事,进一步促进了汾阳酿酒技艺的发展。

宋朱翼中《北山酒经》曰:“唐时汾州有干酿。”宋窦革《酒谱》亦云:“唐人言美酒者,有河东干和。”又云:“酿酒爱干和,并汾间以为贡品,名之曰干炸酒。”均表明唐时汾阳酿酒工艺在求“清香”的基础上,又开始使用干酿工艺。唐代名将郭子仪被唐肃宗皇帝封为“汾阳郡王”后,郭府家酒应运而生。郭子仪,唐代名将。一生戎马、驰骋沙场。曾平息安史之乱,败仆固怀恩,折回纥之师,御吐蕃之侵,挽唐室之将领,拯黎庶之涂炭,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一身系社稷安危三十年,确保了国家统一,万民安康。受封“汾阳郡王”后,郭子仪又辅佐代宗16年,当时,汾阳“野无旷土、军有余粮”,是唐朝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由于功高德重,代宗皇帝将其四女升平公主许配给郭子仪六子郭暧为妻。唐德宗继位后,召郭子仪回朝,赐号“尚父”,进封太尉。相传,郭子仪豪爽、热情,每逢打了胜仗,总喜欢设酒宴犒赏三军将士。受封“汾阳郡王”后,族人后裔依据汾阳得天独厚的酿酒环境,在郭府设置酿酒作坊,并精选民间酿酒工匠,酿造出当时名闻天下的郭府家酒。传统戏《打金枝》说的就是郭子仪80寿辰时,用府上美酒招待宾客,不料六子郭暧酒醉、因拜寿一事怒打升平公主,引发出代宗与郭子仪君臣之间的一段故事。汾阳爱子村至今仍留有郭子仪及其后裔酿造郭府家酒的遗址及传说。爱子村曾是汾阳第一大镇,古碑载“人盈千户,地有千顷”。爱子村也是郭子仪六子郭暧的府邸所在地,“二千户食邑,郭暧承袭三百户”,爱子村由此而名。

 

             1  中国军事博物馆郭子仪像

郭府家酒最初仅供家用,后因备受三军将士、亲友、宾客青睐,而开始向朝廷进贡,从而由家酒转变为贡酒。当时,有诗为证:“酒香千里益乡人,行者寻回赏酒花”。

郭氏后裔中从事酿造者代有传人,清末之时,当地碑刻之中仍有记载。汾阳古城鼓楼西街旧有仙翁庙,汾阳酒行在这里供奉杜康、仪狄、神农、少康、帝女等酒神。该庙有正殿三楹,东有社房二间,西有厢房一间,历代修葺,由此可见汾阳酿酒业之历史悠久与兴盛。据残存碑刻记载,郭氏后裔郭维屏,时任汾阳义泉湧酒坊东家,曾出资兴修此庙。

郭家酒流入民间后,成为艾子村的“村酒”,代代相传。直到明清时艾子村郭家街上的酿酒作坊依然生意十分兴隆。据村里老人回忆,民国时期虽受战乱影响,但每逢年节,艾子村的庙上,仍有村首、社首组织村人酿造郭府家酒。

解放后,爱子村由集体继续传承郭府家酒传统酿造工艺,但时产时停,已近失传。

20世纪80年代,汾阳北关村杨惠民、王再武在县志办主任王希良、档案局副局长靳守宽的引导下,着手恢复郭府家酒传统酿造工艺。

1989年,王再武诚邀郭府家酒传人,在原唐代郭太尉庄遗址上建起了山西汾阳王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并正式注册“汾阳王”商标。从此,流传千年的酒中珍品——郭府家酒,又承载着大唐盛世的王者风范,重现在汾阳大地,并很快成为山西白酒的强势品牌。

汾阳王寿酒齐名,誉满华夏,一千三百年清醇流芳。

        

                  2  早期汾阳王商标注册证

  • 非遗数字博物馆: 13903548655
  • 地址: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文华街199号
  • 邮编: 030619
Copyright © 云亭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5009101号-1 版权所有 ©晋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