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由文化和旅游部同意设立,地处山西中部,包括晋中市所辖全部的 11 个县(市、区),太原市所辖小店、晋源、清徐、阳曲 4 个县(区),吕梁市所辖交城、文水、汾阳、孝义 4 个县(市),共计 19 个县(市、区),总面积 2.3 万平方公里,人口 627 万。保护区以“一带(农耕文化带)一廊(晋商文化走廊)一区(方言文艺区)一圈(节庆文化圈)”为鲜明地域特色,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文化生态。保护区现有国家级名录项目 41 项、省级名录项目 186项、市级名录项目 400 余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传承人 260 多人,内容涵盖十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历史典型性、资源多样性、遗存传承性,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占有突出地位,是华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和重要组成。

      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后申遗时代”,非遗数字化保护成为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热门问题。基于数据库建设、数字化应用和大数据分析,数字技术可以为非遗保护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是非遗保护进入常态化阶段的重要前提。非遗数据库作为数字化保护的核心组成,是数字化保护核心中的核心,可以为非遗的数字存储、管理、访问、信息发布和共享提供支持。一方面,非遗数据库具备数据存储和管理功能,可以将大量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实物等有效地转化为数字资源,进行高效管理。另一方面,数据库的发布信息和访问信息功能,可以向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类信息资源,为非遗保护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信息支持,为非遗融入现代科技生活提供可行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架构在综合考虑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在内的非遗 10 大类划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类型非遗资源的特性,进行分类、分层设计。

      分类方式方面,严格按照国家非遗 10 大类构成进行划分;在层级设置方面,按照第一层为非遗大类,第二层为具体展示内容的方式进行设计。


      依托于晋中学院“1331 工程”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在提出并不断完善非遗数据库建设方案的过程中,通过发布两批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研究项目,经 60 余名教师的实地调研,完成项目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构建了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数据库。

      非遗数据库包括项目总库、非遗传人、项目名录、非遗地图、文献资料、行业知识库、多媒体专区、在线课程等栏目。在数据库建设中,设计了多种检索方法,便于研究者和爱好者按照自己的习惯快速查找各类资料。

      在数据库第二期建设中,我们将增加语音播放和全景视图(动画)功能。

      非遗数据库建设基于 B/S 架构,采用 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部署于晋中学院信息中心,用户可以基于浏览器方式,通过远程简单便捷地注册,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和资源的下载。

      基于开放共享理念,数据库的建设完成,可以有效记录非遗的生存状况、发展历程、典型性事件、行业动态和知识、价值构成等内容,让随时可能消失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得以汇聚和保存,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山西省实现常态化、科学化非遗保护提供帮助。同时,伴随着数据库建设的不断深化,通过构建良好的信息交互系统,非遗传承群体和研究人员可以为数据库的不断完善提供帮助。

      未来将以数据库系统为核心,依托于“1331 工程”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非遗价值评价系统和非遗保护专家系统。通过专家系统和评价系统的二次结合,实现涵盖从价值评价到保护建议提供、保护过程跟踪、保护效果评价和保护方式优化、非遗资源整理的全过程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