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文化生态研究中心





晋中学院晋中文化生态研究中心(下称“研究中心”)2012年12月山西省教育厅批准成为山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下设文化生态研究所、民间艺术研究所、民俗文化研究所三个子机构,在此基础上,投入30多万元,分别在我校二级教学学院文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成立民俗研究室、传统音乐研究室、传统美术研究室、传统武术研究室、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整合研究室,形成了一批学术功底扎实、研究思维活跃、科研能力较强的科研团队,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41人,拥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研究人员26名,博士学位研究人员9人,基地负责人李山岗教授现任晋中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中心主要支撑学科是民俗学、音乐学、美术学、体育学、旅游管理学。该基地借助晋中学院在非遗方面的学科优势和地域优势,整合校内外优质的人才资源和学科资源,以努力建成省内一流、有影响力的非遗研究与非遗教育传承为目标,在晋中非遗传承与保护方面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并积极向教学转化,充分发挥协调和引领作用,这些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凝炼研究方向,组建学科团队,产出科研成果


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积极发挥科研平台功能,围绕“非遗保护实践与理论”、“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意转化”、“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民俗文化传承与产业化”和“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整合”等晋中非遗保护领域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成功申报40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其中全国艺术科学项目1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4项,与政府部门合作横向项目4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33项;出版非遗、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体育方面的专著论文200余篇(部)。2017年,以非遗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学科成为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

上述科研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不断打造研究队伍。近五年,学校引进民俗学、民族学、音乐学、方言学研究博士 4名,在读博士3名,柔性引进1名教授博导,以帮助我校培养年轻研究人员,优化研究队伍结构。在此基础上,学校加大力度培养学术骨干,鼓励本校教师攻读博士2018年,成立了6个校级社会学学科“1331工程”创客团队,2个校级社会学学科“1331工程”创新团队。

为最大程度地激发全校老师研究晋中文化生态的积极性,扩大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队伍,有效扶持年轻教师成长,在2015年设立晋中文化生态研究校级项目的基础上,2017年,学校设立39项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级非遗项目信息收集校级项目,2019年结项38项,并进入数据库技术操作阶段2019年6月,设立了36项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省级非遗项目信息收集方面的校级项目,这些校级项目有力推动了年轻研究人员研究工作的展开,推动晋中学院非遗研究更深层次的发展。



发挥整合优势,推动交流合作,积极服务社会



首先,与国内知名高校展开非遗方面的联合研究

2015年4月,我院与山西大学签署《山西大学支持晋中学院战略框架协议》,我院多次请山西大学教授姚宝萱、段友文、郑伟等来我校进行业务指导。

2016年4月,我院分别与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吉首大学武陵山区民族生态文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就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其他事项展开合作,对提高研究中心研究实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次,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

在进一步搞好科研的基础上,积极与相关研究机构联系,定期展开学术讲座,一方面研究中心支撑学科相关教学学院邀请知名学者来校面向广大师生举办学术讲座,拓宽师生知识视野,另一方面开展学术研究方面的培训讲座,尤其是在2017年、2018年、2019年持续邀请高水平大学博士生导师多次来校,围绕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方法、研究选题召开座谈会,对年轻学术骨干的科研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指导,推动其科研活动的展开。同时研究中心人员参与专家学者的项目调研,展开学习。

为开阔科研人员学术视野,我们积极派出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研究中心人员连续5年参加由中国非物质文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中国音乐学院承办的“北京传统音乐节”的展示演出和学术交流,连续3年参加中美非遗国际论坛,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中心举办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履约培训。近年来,我校教师外出参加非遗学术交流达160余人次,2019年,研究中心派出1名人员前往北京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进修,在合作导师指导下,主攻非遗学。

第三,极主办学术会议,推动学术交流

为推动研究中心的不断发展,积极承办学术会议。2015年12月,晋中学院主办“晋中民间音乐学术研讨会”。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博导、国家非遗项目评审专家项阳研究员等特邀专家学者12人,山西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赵中悦、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常嗣新等省内专家学者11人,山西大学等高校音乐院系负责人及代表23人,晋中市文化部门领导和特邀晋中民间音乐表演艺术家40余人及相关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围绕民间音乐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进行讨论,交流心得。

2018年5月,举办“201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山大学、西藏民族大学、榆林学院、百色学院等全国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的30名专家学者齐聚我院,从非遗研究的理论思考、各地“非遗”保护与传承案例、“非遗”学科与高校教育的结合等多角度多层面作了热烈探讨。整场研讨会充分展示了全国相关研究机构在“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的实践成果。

2019年6月27日,2019年全国学校舞龙舞狮骨干师资培训开班仪式、“第七届中国学校龙狮运动科学大会暨校长龙狮论坛”在我院召开。晋中学院相关人员及来自全国12个省市45所高校和中小学校舞龙舞狮教学、科研负责人等代表150余人参加了此次大会。参会人员围绕大学龙狮教学、龙狮训练、龙狮竞赛、龙狮文化、龙狮科研的展现方式交流了观点。

第四,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成效显著

长期以来,我校秉承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四大功能,始终致力于推动和引领晋中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一直鼓励教学科研人员结合国家及地方的文化发展,进行应用研究和对外开展社会服务。

在学校大力支持下,中心研究人员与政府文化管理部门、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展开合作,产生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2014年起,晋中学院先后与晋中市人民政府、晋中市文化局、平遥县文化局、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签署文化战略合作协议。2015年9月,我校与山西省文化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展开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相关事宜。2015年,与山西省文化厅合作展开2项课题“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支撑体系研究——以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和“山西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对策研究——以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研究工作。

我院还聘11名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我校客座教授,分别是刘改渔、李明珍、梁晓峰、王金权、杨巨奎、柳惠武、冀云丽、梁中秀、武济文、孙贵明、白美云。他们为左权民歌、左权小花戏、心意拳、王氏中医妇科、龟龄集制作技艺、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纱阁戏人制作技艺、平遥漆器髤饰技艺、文水鈲子、祁太秧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人员与国家级非遗项目(平遥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寿阳爱社)、省级非遗项目(灵尚刺绣、介休琉璃、介休干调秧歌)的传承人合作开展晋中非遗保护与传承实践方面的研究,发表了学术论文《岐黄传术人——平遥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代表性传承人王金权访谈录》《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的历史经验及启示——以平遥王氏中医妇科为例》《鬼面战争:傩舞“爱社”的传说情境》《论非遗生产性保护与包容性经济发展的结合之路——以山西省灵尚刺绣为例》及出版专著《介休干调秧歌调查》。

2014年起,研究中心人员先后完成了以下社会服务工作:

1)完成山西文化厅委托的《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5)》的编制工作,连续多年参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撰写工作,编修《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

2)承担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工作,该数据库按照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个类别进行编排,预计耗时6年左右的时间。数据库建成后将填补山西省在非遗保护传承数字化资源方面的空白。

3)与山西省文化厅深度合作,承担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域内的非遗资源调查工作,搜集整理了一大批濒临失传的曲目、乐谱、剧本。



组建大师工作室,开设特色课程,促进文化教育传承



早在2007年起,我校陆续开设了左权民歌、左权小花戏、祁太秧歌、榆社霸王鞭、晋商大院“三雕”装饰艺术、刺绣、剪纸、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陶艺制作、形意拳、毽球等非遗项目为教学对象的专业选修和专业实践课程聘请“开花调歌后”刘改鱼、“小花戏泰斗”李明珍、“羊倌歌王”石占明、“活着的阿炳”刘红权等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担任特聘教授,定期来校讲学。

2017年,以晋中文化生态研究中心为平台,聘请非遗传承人进校授课,探索非遗教学新途径。我校成立了左权小花戏、平遥漆器传统髹饰技艺、心意拳3个非遗大师工作室,成立了剪纸刺绣非遗传人工作室。

在此基础上,2018年,成立了陶艺(王向阳)工作室和5个非遗工作坊:平遥推光漆器非遗工作坊嵌丝珐琅工作坊刺绣剪纸非遗工作坊舞龙舞狮非遗工作坊毽球非遗工作坊。

借助非遗大师工作室和非遗工作坊,聘请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内的多名非遗大师和传承人进校正式面向晋中学院学生开课,其中左权小花戏、平遥漆器传统髹饰技艺、心意拳毽球刺绣非遗课已成为全校的必修课、公选课计入学分,这些非遗课程以师带徒的方式对青年教师和大学生进行手把手的传授,向当代大学生们展示晋中民间艺术的魅力,促进了非遗项目在师生中的传承,培养并增强了年轻一代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受到学生空前欢迎。

上述各种形式的非遗教学探索,不仅在培养晋中学院大学生非遗保护意识方面效果明显,而且还为晋中非遗保护工作储备了人才。晋中学院富有特色的非遗教学模式逐渐成熟,2019年,我校左权民间音乐舞蹈获批山西省第一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传承基地,形(心)意拳、晋商大院建筑“三雕”装饰艺术获批山西省第二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传承基地,自此我校拥有了3个山西省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基地。

晋中学院非遗教学情况,《光明日报》于2018年8月14日以题为非遗成为必修课——晋中学院非遗进校园一瞥 进行了报道,《中国教育报》于2019年10月26日以题为非遗成为必修课,学研一体统筹推进,晋中学院为非遗传承贡献高校力量对晋中学院非遗教学情况进一步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2019年11月,传统文化进课堂——非遗系列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特等奖”。 



加强信息建设,服务教学科研,促进文化生态保护



1.建立传统和民间文化文献资料室

完善的资料文献是展开科研的前提,晋中文化生态研究中心从无到有,从专业学术图书、晋中地方文献、晋中非遗音像资料三方面构建起了文献资料体系

学术图书主要集中在社会学、文化遗产保护、人类学、民俗学、文化产业、博物馆、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戏剧类方面;

晋中地方文献涵盖了晋中11县市、吕梁地区、太原地区公开出版或内部印刷的各类文化资料。

晋中非遗电子图片、音像资料涵盖了晋中四级非遗项目申报音像、不同时期的表演音像以及电子图片。

目前,研究中心资料室共有学术性图书千余册,地方文献500册,期刊18种,音像资料约300套。根据研究发展情况,该资料体系将持续不断地完善。

2.持续更新晋中文化生态研究中心动态信息

2014年,晋中文化生态研究中心网站设计建成。以该中心网站为基础,相关人员不断更新晋中非遗和全国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信息数据,为非遗研究积累了翔实的信息数据资源

3. 在《晋中学院学报》设立“文化生态研究”专栏

《晋中学院学报》2014年起每期刊发文化生态方面的研究论文2-3篇,为非遗学科的发展提供以文交流的平台。

4.建成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实物展览馆

2014年5月,晋中文化生态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开始筹建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实物展览馆,为此在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孝义、交城、寿阳、左权等地展开调研和实物收集工作,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非遗实物的展示设计。

 2015年5月,非遗实物展览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展品均是与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内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关的实物,涵盖了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手工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民俗等非遗类别,其中许多展品为当代非遗传承人制作,是山西非遗丰富多彩、旺盛生命力的有力见证。

该展馆由研究中心具有非遗博士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负责建设,在实物收集和策展过程中,研究人员充分发挥专业所长,不断思考非遗实物与保护理念的关系,使每一件展品的背后都有丰富的文化意蕴。非遗实物以博物馆陈展标准进行陈列,陈展目标在于在让观者感受到晋中地区民众惊人的文化创造力。

该馆是晋中地区现有综合性非遗陈列馆中学术水准最高的,是晋中学院非遗研究实力的体现。

该馆建成后,吸引了省内外学者、文化人士、文化企业人士前来参观交流,以此为窗口,我校在非遗研究方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正不断增强,也大大提升了晋中学院的社会形象。

       5.建设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数据库

非遗数据库涵盖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内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几百项,按照10大类别分别设计框架,逐项研究整理。数据库设有项目总览、非遗传人、非遗地图集等栏目,是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中惟一建成的数据库。详见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数据库介绍。